為特殊教育事業而奮鬥的戰友——樸永馨
上海市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退休教師 銀春銘[1]
我與樸永馨的友誼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1955年,我們同時考入了當時的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老樸高中時學習的外語就是俄語,被分配在俄語高級班;而我在高中學的外語是英語,就進入俄語基礎班。1956年夏,在國家規定了每個人學習的專業之後,我們倆因為專業相同相識,由此拉開了我們之間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友誼,使我們成為為中國特殊教育事業而奮鬥的親密朋友。
當時,我們進入國立莫斯科列寧師範學院缺陷教育係(特殊教育係)學習。係領導考慮到中國的實際需要,特為我們兩人編製了專門的學習計劃——涵蓋了當時蘇聯僅有的智力落後教育、聾教育、盲教育和言語矯正等四個專業。除了專業課程之外,我們還要學習公共必修課——蘇共黨史、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普通心理學、學校衛生學、普通教育學及教育學史等。那時,我們真是苦不堪言:基本上說不來、聽不懂、看不明,自己先成了“盲聾啞”。一節課下來,我們隻能聽懂幾個單詞。但是,我們沒有任何退路!隻能憑著中國人堅韌不拔、刻苦學習的精神(當然還有熱心的蘇聯同學的無私幫助)硬著頭皮堅持了下來。我們既要學習大量的生活和專業詞匯,又要掌握陌生的課程內容,每節課下來還要閱讀一係列參考文獻。我們每天上完課後,就去圖書館,直到晚上10點閉館時才回宿舍,在路上順便買菜回去做飯,飯後還要繼續攻讀,常常到淩晨一二點才能休息,睡四五小時,就得起床迎接新一天的緊張學習。我們就這樣苦苦奮鬥“掙紮”到了畢業。
當時蘇聯的高等教育本科學製是五年,我們學習的課程不下30門,其中18門是考試科目,其他是考查科目,最後還有3次國家考試。雖然我和老樸都非常刻苦努力,但是他比我更認真,更善於學習,最後他以20門考試科目全優秀(5分)的成績獲得稀有的“優秀畢業文憑”。我雖然也拿到了這種文憑,但是含金量要比他的低——我有4門課程的考試成績都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