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研究所鄧元誠教授(中間的年長者)與87級學生合影
特殊教育師範生所需學習的課程體係裏,我們本係的教師能夠完成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特殊教育學等課程的教學,但其他專業類課程,特別是醫學基礎課程,隻能采用“借雞下蛋”的方式開設。特殊教育研究室最初沒有醫學背景的老師,就請醫學基礎類課程的專家來教學。研究室成立之初,我就在為充實壯大特殊教育的師資隊伍而努力。我參加盲聾啞協會的各種活動,和醫學係統的很多專家建立了聯係,我就請他們來給特殊教育專業的學生講授基礎醫學課程。當時我請來給學生授課的老師都是非常有名的,包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研究所、我國第一個聽力康複門診的創立者鄧元誠教授,北京眼科研究所著名的眼科專家孫葆忱教授,北京醫學院(現在的北京大學醫學部)的神經精神科權威許又新教授等。北師大前幾屆特殊教育專業的學生們很幸運,能夠聽到這些醫學大專家的課程,即使是醫學院的學生可能都聽不了如此係統的課程。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專家給學生們上課都是義務性質的,既沒有課時費,也沒有路費補貼,反而他們有時會買些小禮物送給學生。大家懷著對特殊教育事業的敬重之情和樂於奉獻的精神來授課。這些熱心的教授給學生傳授了知識,也為能夠在大學裏向非醫學院的學生傳播他們研究領域的知識而感到欣慰。我當時的想法就是“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後來我們調來有生物學背景的王雁和有醫學背景的劉豔虹,讓她們先跟著這些專家聽課,然後再獨立上課,這樣基礎醫學課就變成自己的教師來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