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的時候我們說好五年不回國,所以國家一次性置辦好了我們在蘇聯的全部裝備。當時國家的經濟狀況是相當困難的,但對派遣留學生的工作非常重視,我們的個人生活物資完全由國家供給。留蘇預備部有2000多人,國家為每個人量體裁衣,準備服裝、鞋和日常裝備。最後出發時,一個人兩個箱子、兩套西服、一套中山裝、一件棉大衣、一件呢大衣、一雙皮鞋、一雙涼鞋、一頂皮帽子、一頂夾帽,就連手套、手絹、襪子這些小物件都是國家配好的。準備上千人的行頭可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那時沒幾個人能在學生時代有機會穿呢子大衣和西裝,可見國家當時真是下了大功夫的。
經過在留蘇預備部一年的學習,我們終於要踏上前往蘇聯的旅程了。1956年8月出發前一天,教育部專門派人給我們送行,向我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同我們吃了出發前的最後一頓中國飯。第二天,我們便搭上了承載著國家希望和未來的火車專列,緩緩駛向莫斯科。整個專列裏都是留學生。一節車廂40多人,我們2000多人一趟列車載不了,所以分了4批出發。在國內行駛時,國內的列車給我們讓路。就這樣,教育部派人一直把我們送到了滿洲裏。8月的北京還是夏天,可一到滿洲裏頓時陣陣寒意襲來,晚上已經需要穿大棉襖了。火車的每節車廂都有小鍋爐,燒煤取暖和供應熱水。我因水土不服,一下子適應不了天氣的突變,在火車上生病了,感冒發燒。但病好得也快,一是畢竟年輕,二是生平第一次出國讓我整個神經係統都處於高度興奮的狀態。
中國和蘇聯鐵軌的寬度不一樣,中國是標準鐵軌,即窄軌,而蘇聯是寬軌,所以中國的車駛到邊境進入蘇聯前需要換輪。首先工作人員把車廂吊起來,把國內用的車軲轆頂出去,再把蘇聯的車軲轆頂進來,然後繼續一路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