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八卷)

第一部分 陶行知

字體:16+-

第一章 生平概要

一、童年和學生時代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出生於安徽省一個小村莊,父母曾經營一個小醬園,後來因生意破產棄商務農,並為他取名陶文濬。1896年開始上小學,起初是在村裏的一家私塾,後又在當地多所傳統的鄉村學校就讀。但由於家境日趨衰落,他不得不經常下地幹農活,致使他的初等教育時斷時續。鄉村生活和農田勞作令他熟悉農村境況,也促使他深知農民的需求。

1906年廢除科舉製度後不久[3],他進入歙縣城內由英國基督教會開辦的崇一學堂。其父親是“內地會”的會員[4],母親則為教會幫廚。陶行知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異,以致兩年之內就學完了三年的課程。此後,他考上了同樣由傳教士在杭州開辦的廣濟醫學堂,但是為了抗議該校對未受洗禮學生的歧視而提前退學。盡管此次在校學習經曆很短[5],卻對他愛國主義情結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原來學校校長、英國傳教士唐進賢(George W.Gibbs)的資助下,1910年他進入美國衛理公會在南京開辦的金陵大學。求學期間,他對王陽明(1472~1529)的學說很著迷。這位儒家理學先哲對整個16世紀的中國、日本和朝鮮都具有重大影響,由他定義的新的認知論否認任何行與知的分離,並以其“知行合一”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的論斷迎頭抨擊了當時風行的學習觀念,既而動搖了傳統的儒家教育根基。[7]這種理論對於從小就厭煩埋頭於儒學典籍的陶行知來說無疑極具吸引力,因為他覺得,這恰可作為對當時中國奉行的師道尊嚴和極端脫離生活實際的教育之批評。此外,他還很讚同王陽明在兒童教育中反對體罰,提倡耐心誘導的觀點,讚成自由的人格發展。[8]即此他便化名“知行”撰寫文章,並在幾年後將自己的原名文濬改為“知行”。如果說這次更名反映出他早先在認識論上的取向,即先驗論與經驗論相互摻和;那麽,二十年後他再次由“知行”改為“行知”則彰顯出他世界觀的深刻轉變,開始著重強調源於實踐的批判性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