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八卷)

是奴役還是解放?[1]——記1840年以來外國教育實踐及製度引入中國的進程

字體:16+-

導言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這些警句引自五經中的《禮記》[2],它們強調了教育的基本職責。自古以來中國人總是在使教育與國家保持一致,也總是將教育歸並至政治、社會的那套概念之中。不管它旨在培養道德,還是意欲造就領導之材,它都具備國家的職能。人們就承認它是一種國家的職能,盡管各種非政府的機構及個人也參與實際事務,但這種國家的職能卻始終將國家的最高權力控製在自己手中。

國家的這種特點以及這些有關教育作用的傳統思想,在中國教育對外交流史上的意義不容忽視。它表明中國人對引進外國的信條及實踐在政治、社會上所要冒的風險早就有所意識,也表明教育上的引進成敗與否,與中國政府對它們的改造情況休戚相關。

我在此僅對外國教育思想滲入中國的各個不同階段作一描述,力求找出每個階段的特色。這樣做的目的是在論及當前中國教育製度對外開放、交流的情況時,能有所啟發。

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可分四個時期。起先,中國人把外國教育看成是純屬專門範圍裏的新知識的載體。然後,從19世紀90年代到1925年,他們采用某種兼具解放及統一作用的外國教育模式。從1925年到1949年,則是一個折中地對待教育借鑒的時期。自1949年至今,他們對過去歲月的教育引進,進行了譴責及一係列的否定,與此同時,國內外情勢的發展也使舊的模式事過境遷,影響、意義不複當年。

作為新知識載體的外國教育

歐洲教育實踐的情況起初是由耶穌會修士在17、18世紀傳至中國的。耶穌會的神父們盡管用科學技術上的專長為皇帝服務,卻並未在中國建立任何教育機構。他們所關心的隻是用他們的專門知識來結交中國的士大夫,但此舉並不是出自正式的指示。他們在欽天監任職,協助其同僚工作,卻甚至連一所培訓科學人才的學校也未建立。中國當地教士的培訓,是在國外的神學院裏進行的。從1581年至18世紀中葉,被授予神職的隻有45人。[3]耶穌會修士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教育原則的創新上,實際上也沒有專注於推理的方式,他們隻是簡單地傳授知識的內容。明末的中國士大夫不管這種知識是道德、哲學的,還是科學、技術的,都將其看得渾如一物,幾乎都對其交口讚揚,稱它為“天學”、“西學”。[4]但從18世紀中葉起,已普遍地將傳教士的教學一分為二:一方麵是受到尊重的科學技術,另一方麵則是遭到抵製的宗教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