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西方人物當中,唯有林肯被陶行知推崇為終身效法的民主楷模。陶在畢業論文裏間接轉述了林肯1863年在葛底斯堡的演講中關於民主政治的名言,甚至在他逝世前的1945年還親自全文翻譯了林肯的這個演講。[363]林肯的這段話後被孫中山概括為“民有、民治、民享”,並由此創立了“三民主義”學說,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和熱烈追捧。[364]陶行知不僅把林肯的表述作為警句無數次在著作中引用,而且還仿效其內容和格調用來定義自己提出的“生活教育”和“民治教育”。此外,德國作家埃米爾·路德維希(Emil Ludwig,1881—1948)1930年撰寫的林肯傳記《亞伯拉罕·林肯——我們的先烈總統豐富的人生故事》是陶行知最鍾愛的作品,是他1938年環遊世界時隨身攜帶的不多的書籍之一。
(二)第二階段:政治和經濟的根本原則在於平等,個性和思想發展的原則在於自由
陶行知在美國三年的留學生活,尤其是之後在國內大學任教和推廣大眾教育的十年經曆,進一步地拓展了他對民主的理解。這種拓展反映在他1927年的雜文《平等與自由》裏,他在文章中評述了孫中山、梁啟超以及胡適的觀點,同時也具體地闡明了他對民主基本原則的己見。
在文章開頭,陶行知按照孫中山的三點看法指出了平等的意義:
——不平等,是由階層社會結構和等級製度所決定的。
——假平等,有些反對不平等的人企圖通過平均主義平抑人的差別,而不顧及前提條件的差異。
——真平等,是努力創造政治和經濟上平等的立腳點。[365]
陶行知稱孫中山對平等的解釋“有很大的貢獻”,但對自由的解釋卻不太清楚。孫中山隻著重強調國家的自由,因為他認為,過度的個人自由和忽視國家自由是中國深陷窘境的原因。他擔心,強調私人自由將會導致主張不同和無政府主義傾向。孫氏甚至斷言,“中國人骨髓裏都含有無政府主義”,所以“想到國家危險時,固然是要自抑私人之自由。”[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