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七卷)

費正清

字體:16+-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生於1907年,哈佛大學教授,美國著名曆史學家,現代中國學的奠基人,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的曆史學家。

在華期間,費正清曾與陶行知多次接觸,對陶行知的人格、思想和事業均極欽佩。1943年11月19日,費正清及夫人威爾瑪曾去重慶育才學校拜訪陶行知,從此兩人成了好友。費正清及威爾瑪支持陶行知辦學,動員美國士兵捐獻基金購買“給中國兒童書籍”,作為禮物送給育才學校。1946年2月7日,《陶行知日誌》記錄了重慶社會大學未來的規劃,其中“新聞係擬聘請的教授名單”中有費正清先生,由此可知當時陶行知與費正清的關係與友誼。1946年7月6日,陶行知、郭沫若、茅盾等60名文化界人士,為費正清返美舉行盛大的歡送宴會。是年7月25日陶行知病逝,12月9日,美國教育界在紐約隆重集會追悼陶行知,費正清代表羅格博士講述陶行知1914—1915年在伊利諾伊大學學習時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費正清是歐美陶行知研究的先驅者之一。正是受他的影響,一些中國學專家(如他的高足孔斐力教授等)20世紀50年代便開始研究陶行知。至於他自己,對於陶行知也多有論評。

本書選取了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1800—1985)》中的《陶行知與杜威》一文。文中,費正清概要地評述了杜威思想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教育的影響及其與新教育運動領導者的關係。他對陶行知作了精辟的論述:“雖然晏陽初和定縣在美國一直很有名,然而,杜威博士的最有創造力的學生卻是陶行知……陶行知是杜威的學生,但他正視中國的問題,超越了杜威。他在民眾教育運動方麵非常積極,為工人和貧苦人民辦夜校和各種中心。他展開‘小先生運動’,讓文盲學會後再以他們的新知識教育其他文盲,這樣連鎖下去。對於1927年的反共產主義分子來說,這就像一個政治炸彈一樣。在城市裏搞民眾教育,被視為叛逆而遭禁,陶行知就到農村進行教育和恢複計劃。陶行知發現,中國普通群眾隻能就他們的生活、工作、農村、家庭和車間所在地受教育。在哪裏聚居,就在哪裏學習。”他說,陶行知對窮苦民眾有著深切的同情,積極開展民眾教育運動,為民眾能夠享受民主生活鞠躬盡瘁。費正清認為陶行知較其他教育家更加接近共產黨,而受到國民黨迫害。1946年,在國民黨未能下手暗殺他之前,患中風逝世。他對陶行知的客觀評價和精辟論述對歐美學者的陶行知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