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二卷)

再談徐特立對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評價[1]

字體:16+-

徐特立曾署名“師陶”。他雖比陶行知年長14歲,卻謙虛地以陶氏私淑弟子自命,但他對人民民主教育的貢獻,實不在陶氏之下。鑒於最近若幹年間人們常提到徐特立對陶行知的評價,而有關這方麵的研究成果往往不盡符合徐特立的原意,本人曾發表《徐特立對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評價》 一文。就徐特立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認識演變過程做了大致分析。最近重讀徐特立的著作,覺得言猶未盡,擬就拙作做一些補充。

徐特立的認識演變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即:(1)抗戰初期,讚成“小先生製”和“教學做合一”的方法。不完全讚成陶行知的思想體係。1940年曾撰文批評陶行知的真理觀。(2)在1942年整風運動中,針對根據地教育中的主觀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傾向,認定生活教育運動從根據地教育的角度看來,也屬“對中國的病症下藥”,但同時又在另外的場合表示對“社會即學校”說持保留意見。(3)1946年陶行知逝世後,不但肯定“小先生製”、“教學做合一”,似也肯定“社會即學校”說,且認定陶行知的思想屬於“唯物主義”,甚至屬於“辯證唯物主義”。

需加補充的是,直到1950年1月和5月,徐特立還認為“教學做合一”是十足的辯證的方法[2];同時又在同年12月28日的談話中提到杜威的“學校即社會”說“行不通”,“因為我們的條件做不到”,“所以陶行知把它改為‘社會即學校’”,[3]這種提法同一般人(包括陶行知)的見解有別,實際上把“學校即社會”看成是高於“社會即學校”的層次(也隻是在層次上這麽說)。

確實,徐特立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認識有一個轉變的過程。1912年的看法是:“陶行知不是馬列主義者”,“不是布爾什維克”,“陶行知的先生是杜威”,但他從中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改造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成為反教條主義的模範,而根據地的主觀主義者卻教條式地搬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反而不及陶行知[4]。同時,徐特立在延安自然科學院就教育方針問題的爭論做總結時指出:學生“博”與“專”不是學校單獨能解決的,還必須到社會上去鑽研,到實際工作中去長期鍛煉。必須經過學校和社會兩個階段才能完成“博”與“專”。附帶提到,那種“學校即社會”,把兩階段混為一階段的杜威主義是有偏向的,不對的;相反,“社會即學校”的主張,即否定學校教育的意義,想用單純帶徒弟的辦法,也是一種偏向[5]。徐特立在陶行知逝世(1946年)以後,對陶行知的評價大為升級,近乎全盤肯定。但在他本人思想中,一直既注重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一致性,也不忽視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區別。認為,教育的本質即生活,這是毫無疑義的。但在整個生活基礎上,它隻是執行其中的一個側麵,即學習的一個側麵。強**育之所以有別於生活、學校有別於社會,主要在於需通過學校教育給學生奠定文化基礎。教育要抓住基本的知識,“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基本知識,就是核心。學校應培養出自動研究、自動工作的人,養成他們的能力和習慣。自動的能力是基本的,就是基本知識、方法、技術,教育上隻能奠定他們的基礎,不能包括一生。這也就是他有時明確表示對“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提法持保留態度的理由。此外,徐特立還實事求是地肯定陶行知主張“社會即學校”並非要“廢止學校”,而實際上是認為學校為社會中的特殊部分,即把學校擴大到社會中去,使學校社會化罷了,這是從陶行知的實踐出發,對陶行知思想所做的善解人意的理解。正由於善解人意,他才對“生活教育”思想做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