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遠(1921—1988),又名楊市釗,安徽定遠人。早年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43年到重慶,先後任職於李家沱工業區小學、重慶育才學校小學部,並擔任過陶行知的秘書、生活教育社幹事兼《民主教育》編委。1946年6月到安徽鳳陽臨淮關中心國民學校教書,7月20日到上海,任大場山海工學團教導主任和副校長等職。1949年任大場山海工學團校長。不久調任大場區政府文教科長。後又曆任虹口中學、唐山中學、飛虹中學、靜安區向群中學校長等職。1979年任靜安區教育學院副院長。曾任上海市陶行知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理事等職。
本卷收錄《陶行知二十六國行》,翔實地敘述陶行知參加世界新教育會議時對二十六國的考察活動。作者結合當時中外報刊、陶行知著作和當事人的口述訪談,還原了陶行知此行曆時一年半期間的主要活動。作者分四個部分對陶行知在歐洲、美洲、非洲、亞洲26國訪問情況進行了敘述。文章開始介紹陶行知出行前國內媒體的有關報道,以及陶行知在出行前為號召國內一致團結禦敵、聯合抗日所作的努力。然後對陶行知在歐洲出席一係列國際性會議作了簡述,除參加世界新教育會議第七屆年會外,還有兩年的時間陶行知都是為呼籲聯合抗日、尋求國際友人援助而奔走。尤其是在美洲期間,陶行知“大部分時間是在美國進行宣傳、組織工作,促使華僑團結起來,支援祖國抗日救亡,同時爭取國際友人的同情援助”。結束美國長達一年半的考察之後,陶行知回到歐洲,三次瞻仰馬克思墓,並前往非洲埃及、亞洲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國進行考察,宣揚教育學說以及抗日救亡主張。全文認為陶行知不僅是一位為人民辦生活教育的教育家,更是一位關心祖國命運和民族解放的民主戰士,對於20世紀80年代初重新研究陶行知思想有重要的曆史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