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一卷)

造成教育思想上一個偉大的革命[1]

字體:16+-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世界教育史上最偉大的代表者之一,陶行知思想是解放區新教育思想的源泉之一。假如說,解放區新教育思想是以毛澤東思想為基礎,消化了陶行知思想而形成的,我以為一點也不為過。

陶行知思想的基礎,建立在他的“行是知之始”和“勞力上勞心”的學說上。他反對王陽明所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主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同意《墨辯》上關於親知、聞知、說知的分類,而認定自身在實踐中體驗出來的親知是一切知識的基礎。他認為沒有親知做基礎,則別人傳授進來的聞知,和自己推想出來的說知皆無所安根,皆不可能。他甚至提出了“接知如接枝”的道理,他說:“我們必須有從自己經驗裏發生出來的知識做根,然後別人的相類的經驗才能接得上去。我們必須有個人經驗做基礎,然後才能了解或運用人類全體的經驗。”因此,他一貫地強調真知識,反對偽知識。他認為真知識是思想與行為結合而產生的知識,安根在經驗裏,但又不是單純的經驗,而是從經驗裏生芽發葉開花結實的真知灼見。他承認人家的真知識接在我們素有的經驗上,也可變為自己的真知識,但若自己一些經驗沒有,就是他人有真知識也接不上去。

在陶行知思想裏麵,行與知的關係,應不是機械的,從行到知的過程也不是可以任其自流自發的。他固然反對勞心而不勞力,也反對勞力而不勞心,且不讚成勞心與勞力並重,他主張在勞力上勞心,用心以製力。他認為隻有在勞力上勞心,從行到知的變化才能實現出來,人也才能用心思去指揮力量,展開行與知的辯證發展。他認為這不隻是一個知識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他把這個口號看作理想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幟。他希望人間一切勞心者,勞力者,勞心兼勞力者,一齊化為在勞力上勞心的人。他認為隻有人人在勞力上勞心,事事在勞力上勞心,人類才能探獲萬物之真理,征服天然勢力;才能真正實現理想的大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