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林(1927—2011),原名金臣麟,重慶人。1946年入重慶社會大學學習。1948年在北碚湘輝學院從事學運活動,後被捕囚禁於重慶渣滓洞監獄,1949年獲營救出獄。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四川青年報》總編輯、四川青年自修大學副校長、四川教育出版社總編輯等職。1979年,參與創立“育才社大校史研究會”。1985年,擔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
金成林的陶行知研究從1978年一直持續至2011年,成果極為豐富。在多年的陶行知研究實踐中,他與其他幾位陶行知的學生結成了緊密的團隊,尤其是與胡曉風之間的合作長達30餘年,他們不僅是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的領導者,也是全國陶行知研究有重要影響力的一支。金成林是陶行知在重慶創辦的社會大學第一期學生,他撰寫的《社會大學的實踐》是一篇很好的研究社會大學辦學的文章。在作者的敘述中,社會大學具有這樣幾方麵的特點:以“自己來發起,自己來籌款,自己選校董,自己選校長”作為運行機製;以“大學之道,在明民德,在親民,在止於人民之幸福”為辦學宗旨;以人格教育、知識教育、組織教育、技術教育四項為教育方針;以公共必修課、各係專業課、專題講座為課程內容;以每晚六時半至九點五十分為授課時間;以由校董、校長、教師和學生代表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為決策機構;以“自學為主,教授為輔”,提倡“教學做結合”,強調“主動、實踐、集體”為學習方法;以課程學習心得、問題探究、係內小組總結、集體專題研究、學風和作風自我反省報告為考核辦法;以普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樹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