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小學
一年級(4)班是我們家的名字。還記得新生培訓時,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他們,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一雙雙會說話的眼睛,一聲聲參差不齊的“老師好”,把我的心都融化了,覺得他們太可愛了,同時我內心也在打鼓:到底能不能帶好他們?
我們的故事拉開了序幕。
一、初來乍到——我的擔憂
我大學剛剛畢業,從來沒有當過老師,更沒有擔任過班主任。我實習時,見過好的班級,也見過差的班級,就怕有一天把孩子們給耽誤了,心理負擔很大,有次還被噩夢驚醒:第一個星期,我的課沒有開多少,和別的老師差了一大截;課間別的班的孩子都能排隊上廁所,而我們班的學生卻不能;上操的時候,我們班和別的班形成了鮮明對比,總是鬆鬆散散,不管我怎麽聲嘶力竭地大喊,大家就是達不到我預想的狀態。當時就把自己喊醒了:“這樣可不行!”起床後,我就跑去向當高中老師的姐姐取經,她告訴我:“高中生和一年級的小朋友還不同,高中生自理能力、習慣等都已經培養好了,主抓的是教學。而一年級的孩子小,自控力、自理能力、自律能力都差,我建議你開學初先給他們立規矩,把行為習慣培養好……”從姐姐家出來,心情好多了。在那個假期,上網、看書成了我的必修課。
二、新手上路——我的責任
終於開學了,我胸有成竹地來到學校。然而第一天我就铩羽而歸,還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之前那些全都不管用,6歲的孩子,事兒還真不是一般的多:“老師,我要上廁所!”“老師,他打我!”“老師,我肚子疼!”“老師,這樣對嗎?”……
終於熬到周五下班了,辦公室裏空無一人,我坐在椅子上,心情低落到了穀底。半個小時之後,一個聲音出現在我的腦海:“不能這樣下去,會耽誤孩子的!”我總結了這一周來孩子們出現的狀況,比如上廁所就有很多狀況:張某膽子小,上課時想去廁所卻不敢和老師說,結果尿褲子了;李某在去廁所的路上跌倒了;從下課到快上課,還有學生陸陸續續地去上廁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