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產生動機,動機激發行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見麵時的問候大多是“今天你吃飽了嗎?”溫飽的需求,是工作的動力;80年代,流傳在街頭巷尾的話題是“你下海了嗎?”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不滿現狀、要求發展的一批人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90年代,隨著競爭加劇和組織變革,“下崗再就業”成為熱門話題。岌岌可危的現狀背後,是看不到未來、不願重新選擇、試圖得過且過的矛盾心情。2000年後,自主擇業、雙向選擇,成為年輕人實現自我的機遇和關口。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網絡連接著你我他,人們的思想更加開放,資源更加充沛,競爭也更加激烈,客觀環境給了每個人更多的實現自我的機會。成長在這個時代的大學生,思想解放、個性張揚,人人都期望活出精彩的自我!可是,當你隨著潮流奔波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裏時,你有沒有冷靜地先問問自己:“我要過怎樣的生活?我要有怎樣的精彩?”如果沒有對生的渴望,就不會去尋找生路;如果沒有對自我實現的需要,職業發展也隻會是別人的夢想和追求。所以,了解自己的需求,進而激發內在的動力,是所有行為的開始。本部分主要探討需求、動機和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通過探究人的心理活動,幫助大學生找到職業發展的動力。
一、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當大多數的心理學家還在認為人的行為主要受生理需要的激勵時,亞伯拉罕·馬斯洛則提出,人的動機係統除了包括對食物、水和性的需要外,還包括其他幾種重要需要,並總結形成了影響深遠的五層次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包括五個水平的需要,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依次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推進。圖4-2直觀地說明了這五種需要及其遞進關係:最底層是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理需要;其上是安全需要,即人需要一個安全的可預測的環境;再上一層是愛與歸屬的需要;第四層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與尊重他人;最上麵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包括潛能實現、高峰體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