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鑒賞,主要包括對作品思想內涵的審視和藝術形式的賞析,其中點畫的形態、用筆的力度、結構的組織、章法的布局和形式的變化等,是指書法作品外在的“形”(形質),而筆調的韻律、通篇的氣勢、內涵的意蘊和個性風格等,是指書法作品內在的“神”(內蘊)。“形”是技巧,是表現形式;“神”是內蘊,是藝術生命,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所以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備。書法鑒賞的主要內容,就是審視、賞析點畫的線條美、結構的造型美、章法的整體美、墨色的墨韻美,以及由此產生的整幅作品的意蘊美和風格美。
一、書法藝術的形質美
書法作品的種種形質,無一不自“法”中來。因此,鑒賞書法的形式美,首先看書法作品是否“得法”,包括鑒別、分析書法作品的筆法、墨法、字法和章法,以及由此展現出來的筆力、氣韻、造型和整體美。
(一)點畫的線條美
每一個漢字都是由點畫線條組成的,點是線的濃縮,線是點的延伸。隻有用正確的筆法,才能寫出高質量的點畫線條。
書法中的點畫線條是書法藝術的造型元素,線條美是書法藝術形式美的表現形態之一,這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麵。
(1)力量感。這是一種比喻。筆力雄健者,“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筋骨強勁,給人以一種力量感。筆力柔弱者,“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其點畫線條“如湯鍋中爛煮之麵條”。漢代蔡邕在《九勢》中指出:“藏頭護尾,力在字中。”衛夫人在《筆陣圖》中說:“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2)節奏感。“節奏”一詞本指音樂中音符有節律的高低、強弱、長短的變化。在書法創作過程中,運筆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會產生輕重粗細等不同形態的有規律的交替變化,從而使點畫線條具有節奏感。古人稱書法為“無聲之音”,就是指書法用筆輕重疾徐、抑揚頓挫,就像音樂一樣能喚起鑒賞者的節奏感。孫過庭在《書譜》中所說的“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就是書法中點畫線條節奏感的形象展現。一般來說,靜態書體(如篆書、隸書、楷書)節奏感較弱,而動態書體(如行書、草書)節奏感較強,變化也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