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老年大學教學:理論與藝術

第二節 老年大學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主要策略

字體:16+-

現代教育技術在老年大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利於提高老年大學教學質量,保障老年大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老年大學教學現代化。但是現代教育技術的特點和優勢不一定能夠自動轉化成美好的現實,並不一定必然地給老年大學生帶來學習的成功。在老年大學教學中,教師要遵循現代教育技術的原則,根據老年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狀況,藝術性地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一、要根據老年人的身心特點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人進入老年期後,身體的各組織、器官都相繼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生理功能也表現出衰退的跡象,感知覺、認知能力、操作能力都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勢必會影響到老年人的學習,因此老年大學在教學中要根據老年大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適應老年人的身心特點,提高學習效率。

(一)感知覺變化對老年大學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要求

人的感知覺能力依賴於其生理結構。當個體步入老年期時,感知覺的生理結構與青年期相比有所變化。相對應地,老年人的感知覺能力也有所變化。感知覺能力的衰退甚至喪失,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困難,同時也給老年人的學習帶來了困難。老年大學生感知覺生理結構和能力的變化,是老年大學教學中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依據。

1.視覺的變化[1]

人的視覺的生理結構包括角膜、瞳孔、睫狀肌、水晶體和視網膜等。到了成年期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生理結構會逐漸出現不同程度衰退和老化,給人的視覺功能造成影響。在老年大學的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時就需要考慮到老年人視力老化的現狀,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

視力,也稱作視敏度,是指視覺係統分辨最小物體或特征細節的能力。研究發現,在20~60歲,視力下降趨勢不明顯,但過了60歲,視力下降的趨勢就驟然增大了。這樣一來,會給讀書看報以及查看屏幕帶來困難。除此之外,從成年期開始,瞳孔的直徑從成年期過後也會逐漸變小,瞳孔調節光線的能力由此變弱,這會造成老年人在光線弱的情況下很難看清物體。視網膜的一些視覺感受細胞會凋亡,使得視網膜對光的感受性減弱,人們很難看清楚物體的細節,對物體顏色的感知也減弱,眼睛遠視,光適應調節能力下降、視野範圍縮窄等現象的出現,那麽在老年大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時就需要考慮到這些因素,教學PPT設計時要提供適當大小和顏色的字體、盡量避免使用動態的文字,重要信息集中頁麵的中部,並要突出,文字內容盡量簡潔,要加大對比度,應用對比色等,老年人由於色彩敏感度下降,特別對藍綠色的感知能力下降,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中要盡量避免使用藍綠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