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老年大學教學:理論與藝術

第一節 老年大學教學的講授藝術概述

字體:16+-

老年大學教學的講授藝術,是指老年大學教師運用精確、生動、流暢的口頭語言,輔以板書、電子課件等文字符號及眼神、手勢、表情、姿態等體態語言,向老年大學生闡釋、分析、論證概念、原理,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說明技能要領,引導老年大學生把握概念、原理和操作技巧的本質屬性及基本要求,達成師生間知、情、意相互交融的一種教學藝術。

講授藝術首先是口頭語言運用的藝術。但是口頭語言運用的藝術不等於講授藝術的全部,教師個人的講授技巧亦僅僅是講授藝術的一部分。我們所理解的講授藝術的技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語言、教具、板書、動作、表情等各方麵的協調運用,以表現出教學語言符號的音樂美、教學圖像信息的圖畫美、教師儀表情態的教養美、課堂教學組織的條理美、處理突發事件的奇異美等;二是音樂藝術、繪畫藝術、詩歌藝術、演講藝術等各種藝術技巧的多方借鑒。比喻、聯想、暗示、提示、誇張、擬人、排比、對比、設疑、懸念、引趣、反複等眼花繚亂的技巧,都將在教學中找到用武之地。[1]

一、老年大學教學的講授藝術的特點

講授藝術具有多重特點,主要包括創造性、表演性、審美性和情趣性四大特點。

(一)創造性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無論是講授內容的處理、講授方法的選擇、講授方案的設計,還是講授過程的組織、講授活動的實施、講授技巧的運用,都可以成為講授創造的廣闊天地。藝術最忌模式化,講授也最怕呆板。如果教師沒有創造性,隻能成為“死教書、教死書、教書死”的教書匠;同樣,講授離開了創造,就會變成刻板的模式化訓練或單調的照本宣科。

講授中的創造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對教材的創造性加工和處理。這要求老年大學的教師不僅要深刻理解、熟練掌握教材內容,更要根據教學目的、老年大學生的學習需要與能力、教學情境與條件等對教材內容進行精加工、再創造,從而設計出既與教材並行不悖、相輔相成而又能體現講授之新意和特色的講稿,完成從教材到講稿的創造性過程,然後通過恰當的講授方式把課有效地“講”出來。這個過程不僅是教師在教材基礎上的再創造活動,也正是教師之所以還要講授的全部價值之所在。在老年大學,很多科目是沒有教材的,更需教師在收集、整理、熟讀相關教學材料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設計出符合老年大學生學習需求和特點的講稿,以便順利展開課堂講授活動。二是表現在保持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動態平衡。“當教師通過講授傳輸信息時,還有兩個活動著的舞台。一方麵是學生對信息的接受、識辨、再生、儲存與輸出;另一方麵是教師根據反饋調節信息的速度、強度、順序、容量等,這兩方麵組成一個生機勃勃、瞬息萬變的世界。講授藝術的創造性就在於能夠對師生活動的全過程實施及時而有效的控製,使係統達到逐步優化的動態平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