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解讀文本,是因為要使學生有感悟,教師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學生能體驗,教師首先要能體驗;要使學生受感動,教師首先要受感動。隻有當教師對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時候,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學會解讀文本,是因為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與感悟,需要我們老師去響應、去對話、去引領。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沒有高屋建瓴談何指導引領?
學會解讀文本,更是因為隻有深入解讀了文本,我們才有可能想出辦法在語文教學中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和諧統一起來。
然而,審視當下的語文教學,重學習方式變革而輕文本解讀的現象還是很普遍,有的老師甚至將“形式”作為決勝課堂的砝碼,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先確定形式,再找相應的文本來套用,明顯帶有形式主義傾向。
解讀文本真的這麽重要嗎?下麵這個例子或許能說明問題。
教學《落花生》一文,幾位上課教師同樣問:“從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麽啟示?”學生暢所欲言。
一位教師果斷下了結論:“做人要做像落花生一樣的人,雖然不起眼,但是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死板。
一位教師有意引導:“現在時代變了,落花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很可貴,但她一味等待別人來發現的思想不可取,因為如果沒有人發現,不就埋沒一生了?因此,要向蘋果、桃子、石榴學習,敢於表現自我、展示才華。”偏頗。
一位老師“理性”總結:“向誰學習沒有對錯之分,希望在今後的生活中,大家要麽做像落花生一樣默默無聞的人,要麽做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的人。”似是而非。
另一位老師不忙著下結論,而是進一步啟發學生:“許地山的父親為什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石榴蘋果那樣的人,反而希望孩子們做花生那樣的人呢?”進而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國情來理解文本的價值取向。20世紀初葉,國家正處於一個極為動**的年代,國家與民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急需各類有用的人才,而當時的許多有條件有能力的公子少爺們天天醉酒歡歌,置國難於不顧。麵對這樣的現實,許地山的父親作為一個有著強烈愛國之心的民主人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紮紮實實地學點本領,為國家為民族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做個有用的人。這時,這位老師才不慌不忙總結:我們如今講體麵也好,講實用也好,都要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對他人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