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中國,教育家多,教育學家少。無論是大學還是中小學教師,隻要做到相當出名的時候,往往就被稱之為“教育家”,因此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校長以及各學科的著名教授都成為“教育家”。另一方麵,全國從事教育研究的人很多,教育學界做出成就的學者也不少,但是卻很少人成為“教育學家”。
與有的學科經常稱某位學者為“某某學家”不同,中國教育學界很少稱中青年學者為“教育學家”,即使是上了年紀的教育學專家,也較少被稱之為教育學家。在教育學界,一般都隻稱“教育學者”,似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使用“教育學家”的頭銜是很慎重的。我覺得教育學界這個傳統還是好的,即比較嚴格,中國教育學大概是最少稱“學家”的學科之一。因此,這次被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選入《當代中國教育學家文庫》,便感到難能可貴。
成名不易,成家更難。從高標準來說,成為某某“學家”應該要能夠“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要開宗立派,或者其學術要有獨門的貢獻,自成體係。做學問貴在自成體係,因為注重體係、有宏大構思,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構成總體目標的一部分,就像由眾多石塊壘成高大的金字塔一樣。而沒有總體計劃所進行的研究,最終的結果就如一堆亂石,或者隻建成許多平凡的建築,形不成巍峨的大廈。自1984年碩士畢業到廈門大學高教研究所任教以來,我在教育學界已經行走了32年,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科舉、高考與高等教育三個領域。特別是提出並推動形成了科舉學這一專學,並為理性認識高考製度、穩步推進高考改革出謀劃策,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從一個“善鼓瑟而立於竽門者”,到被北京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的教育學重要同行所認可和接納,令人欣慰。隻是我有自知之明,自己離真正成“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