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研究方法

三、離散數據的分析

字體:16+-

(一)描述分析

離散數據包括計數數據和順序數據。由於數據是離散型的,且數量化意義比較小,所以采用的描述統計分析手段主要是頻次分析,即分析每個變量各個類別出現的次數,如男女兩性的人數、某個選項被排在第1位的次數等。教育科學研究中,被調查者的人口統計學變量除年齡、收入等變量外,其餘大都是離散型變量。當研究需要報告被調查者的代表性時,需要對各人口統計學變量進行基於頻次的分析,如次數、百分數或比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隻需要報告次數、百分數或比率其中一類分析結果即可,無須重複報告。此外,很多教育研究的調查問卷中的問題都是情況描述型的問題,如上述兒童輟學原因的問題,得到的數據也是離散型的,對這類問題的描述統計分析也主要是頻次分析。

1.Frequency過程(頻數分析過程)

Frequency過程是SPSS分析係統中用於離散數據次數分析的主要操作。該過程可以提供離散型變量的次數分布表、繪製條形圖或圓形圖。

Frequency過程的操作過程如下:

選擇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打開頻次分析的對話框如圖12-4所示,將要統計分析的變量選入右側“Variable(s)”框後,將“OK”鍵激活,就可以得到默認的頻次分析,見表12-1(僅列出性別分析結果)。

圖12-4 Frequencies 對話框

表12-1 性別頻次分析表

表12-1是SPSS的默認輸出表,該表的列1代表的是變量的類別,列2代表的是次數,列3為百分數,列4為有效百分數(如果有缺失數據[1],剔除缺失數據的百分數,本例中無缺失數據,故有效百分數與百分數相同。),列5為累積百分數。我們在自己的文章中進行數據報告時,是不能直接將SPSS的表格複製使用的,為了使數據的報告更加清晰、簡潔、有意義,通常需要自己製作數據報告表,如表12-1可以簡化為表12-2的標準報告形式。而且,也可以將其他的變量的頻次分析合並在一個統計表中進行報告。此外,還可以通過點擊圖12-4中的“Chart”鍵,選擇繪製條形圖或者圓形圖。但是在同一份數據報告中,選擇同一個變量的統計表與統計圖之一即可,無須重複報告(關於統計表的要求本專題中不再重複,也不再製作論文中報告的統計表,僅貼出SPSS輸出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