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教育內涵的探究
對什麽是教育,我們的教科書裏有很多陳述,例如,有目的、有計劃影響人生命發展的活動,等等,但實際上這樣的表述並沒有真正揭示教育的內涵。多少年來我們把教育理解為“上所施、下所效”“養子使做善”這樣的活動,但是回過頭來看“上所施、下所效”這樣的表述裏麵隱含著理論缺陷,即教育是一種傳遞活動,因此教育者要學富五車,而受教育者是容器。如果是這樣,為了接納已有的文化遺產,教育變成了一種負擔很重的實體性活動。在技術理性的籠罩下,一談教育就意味著一定要在學校裏麵要學到某種實體性的東西,而且這個東西是可檢測、可被看到的。比如,有媒體報道中、美兩國的教育時,講到中國情況,中國孩子放學回家,家長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今天學了什麽,如果孩子講今天學了什麽什麽,做了什麽什麽題,家長一下子就放心了,認為孩子學到東西了;如果孩子講今天早上一節課都沒講,我們就做了什麽什麽活動,家長就馬上充滿憂慮感。這裏麵所流露出來的某些信息是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教育是不是以傳遞某種實體性的東西為唯一的職能呢?心理學說得很明白,學習活動至少有兩種形態,一種學習是顯性學習,顯性學習是以往我們共同關注的,也是被我們所共同重視的,它可測量、可檢測,但是還有一種學習是“靜悄悄的革命”,未必能夠在行為上看到什麽東西,未必能夠進行檢測,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內心、人的整個精神世界、思想方法會受到熏陶和影響,後一種現象算不算學習呢?因此,對教育不能全然用顯性的目光來審視,如果用過於顯性的目光看教育會使其變成一種負擔很重、讓人不堪忍受的活動。因此我認為西方文化對教育的理解更透徹,education這個詞,有人專門查過它的英文詞根,“e”在拉丁語裏有“引發”“誘導”的意思,也就是說,教育是一種要將人身上的某種素質、某種品質誘發、引導出來的活動。如果將教育理解為是把人的身上某種與生俱來、某種天賦的品質引發出來、誘導出來的活動,那麽教育就是一種特別輕巧、特別藝術化的活動,它不沉重,亦沒有巨大的包袱感。輕巧在哪裏呢?依據“憤啟悱發”原則,教育的藝術在於將一個人內心世界、精神世界調動到“憤”和“悱”的程度,即想說又說不出來,不說出來又很難受,這個時候教育就出現了,教育者運用獨到的策略和方法,對受教育者輕輕地一點撥,馬上澄清認識、理清思路、海闊天空、豁然開朗。因此對於教育來講,如果把它的基本的人性論前提定義在性善論、性惡論上,都有可能局限人的發展空間。本來一個人的發展可能性無限廣大,形象一點講就是人可以實現360度的發展,而如果人為地界定是性善還是性惡,顯然會帶來一個誤區,你說人性善,我一定能夠找出足夠的案例來說明人不是這個樣子;你說人性惡,我一定能夠找出足夠的案例來說明人好得不得了。所以這種討論對教育的前提的厘清沒有多大意義。而且如果人為地劃分性善、性惡,有可能把人的無限發展空間給壓縮了,你隻能這樣發展或那樣發展。教育的人性論前提是什麽?在我看來是人心向善,承認這一點就為人的發展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和可能,也為教育得以彰顯自己的價值、施展自己的功能創造了條件。任何一個人都可塑造、都可培養。人性向善就意味著在人身上,在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一種潛在的、通過後天教育和培養能夠引發出來的素養,這就是教育要做的事情。因此,對教育的理解要回到其本性上,要回到教育的原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