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研究課題的論證。我們以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為例來加以說明。很多人認為,論證開題報告有兩大難點,一個是文獻綜述,一個是論文框架。由於對廣泛的參考文獻缺乏係統收集、分類整理和仔細閱讀以及批判性思考,因此很難形成文獻綜述的基本思路和論證線索。這一工作沒有做到位,沒有將課題發展、現狀、不足等方麵的問題梳理清楚,沒進行深刻的理解,所以也就無法形成一個相對完善、合理的論文框架。論文框架是我們頭腦中構思的內容轉變成文字的形態。框架不完善、不成熟,說明在我們的頭腦中,還沒有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條理化的、邏輯化的線索。沒有辦法表達明白,往往說明你還沒有把問題想清楚。衡量一個課題的創新性或一個課題論證思路的創新性,可以用以下的標準。
一、教育科學研究創新的幾個標準
(一)最高標準:解釋原則的創新
解釋原則是什麽?就是你的方法論、價值觀。一旦你用以解釋問題的標準、價值和尺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你所研究的事物和對象,在這種新的解釋原則基礎上,就會呈現不同麵貌。例如:牛頓與愛因斯坦的科學發現。牛頓在經典時空觀中、平麵上思考問題,愛因斯坦在廣義時空觀中、曲麵上思考問題。在同一平麵,兩點之間距離最短。但若是曲麵,會是什麽?我們推翻了以往的舊規則,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新規則,這就叫解釋原則的創新,是一個學說根本上的創新,最高的創新。盡管初步進行教育研究者不一定都能做到創新,但我們要知道什麽是解釋原則,就是前提、根本的置換。所以,哲學家把哲學稱作前提性批判,追問事物的根本和前提,將根本和前提進行轉換,問題本身就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有了新的根,就有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