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思想體係的產生都有著特定的時代背景,學科的衍生與發展取決於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而任何理論和科學的產生歸根結底是源於人類社會實踐,教育經濟學也概莫能外。
一、教育經濟學興起與開拓的曆史條件
教育經濟學形成於西方發達國家,是現代社會、經濟、科技和教育發展的產物。
1.理論根源
西方教育經濟學是在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新經濟理論的影響下產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西方經濟理論界出現了一個新的經濟理論,即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由於現代社會為促進經濟增長、協調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實現經濟與社會發展目標都必然涉及社會教育問題,因此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也就自然成為教育經濟學產生的理論根源和理論依據。
(1)人力資本理論的提出。許多經濟學家對20世紀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如何起飛,以及發展中國家如何追趕經濟發達國家這些問題進行了理性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這一理論的兩個基本假設為:第一,學校教育能夠提高個人生產能力;第二,具有較高生產能力的個體可以在勞動力市場上獲得較高的個人勞動收入即工資。[15]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力資本理論是教育經濟學產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論來源。
(2)計量經濟學的發展。探索經濟增長計算過程中的謎團促使教育經濟學誕生。從20世紀初期到中期,美國國民經濟大幅度增長,在運用傳統的計量經濟增長方法計算國民經濟增長額時出現了剩餘因子(Surplus Factor)。當時美國經濟學者運用傳統計量方法——“集合生產函數分析法”(Set Production Function Analysis),分析美國出現剩餘因子的原因。所謂“集合生產函數分析法”是把生產的增長看作由三個因素決定,即土地、人力、資本增長的集合表現。具體公式是:(在土地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的增長=人力增長×工資比重+資本增長×物質投資比重。一般情況下,運用這一計算公式大致可以計算出國民經濟增長額。但是在分析美國1929—1957年國民經濟增長時,隻能求得物的投資增加與勞動力人數的增加,得到總產值額的67%,而餘下33%的剩餘因子卻不知是由什麽原因造成的。許多經濟學家經過專門的研究發現,在分析勞動收入增長方麵,應該有勞動力質量因素,也就是說應該有教育因素,教育是剩餘因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計量經濟學的發展促進了教育經濟學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