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經濟學

第一節 教育需求與供給的一般分析

字體:16+-

需求與供給是經濟學中最基本的概念。在經濟學中,需求是指在某一時間內的某一市場上消費者願意並且有能力購買的該商品或勞務的數量。供給是指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而且能夠提供出售該種商品的數量。一般而言,在一定的供求水平上,商品的需求量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遞減,商品價格越高則需求量越低;而商品的供給量則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遞增,商品價格越高則供給量越大。

一、教育的需求與供給

所謂教育需求(Education Demand)是指國家、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對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根據需求主體的不同,可以把教育需求分為個人教育需求和社會教育需求。個人教育需求或稱家庭教育需求是指個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為增進知識、增長才幹、發展才能而對教育的需求。在任何一個國家裏,每一個國民都有享受某種程度教育的基本權利,受教育權作為一項基本的公民權利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特別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基本手段的教育已經成為人們提升生存能力、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必經之路。個人及其家庭希望通過支付一定成本得到受教育的機會,獲得學校的高質量的教育服務,以此積累自身的人力資本,提升就業競爭力,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聲譽,實現自我的存在價值。因此,每一個個體都有不同程度的教育需求,這也是教育問題在當今社會上受到強烈關注的原因所在。社會教育需求是指在社會曆史發展的一定階段,國家、社會、用人單位等主體基於國家未來經濟與社會發展對勞動力和專門人才的要求而產生的對教育產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其中,需求對象——教育產品[1],是指受過一定程度教育的各類人才,需求主體包括國家、社會及企業等用人單位。國家、社會作為宏觀性主體,對於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出於對教育外部性的分享,社會文明的發達、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國民經濟的繁榮、民族競爭力的提升等都得益於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良好的教育發展水平。國家、社會對於教育的需要的支付能力主要表現為政府對於教育的公共投資、扶持還有民間社會的捐贈等。實際上,社會教育需求主要的顯現形式就是企業等用人單位對於教育人才的需求,當然教育產品並不僅僅指受過教育的各類人才,還應包括其他的科研成果、知識服務等,但教育培養出來的各類人才無疑是最為主要的教育產品,也是用人單位對教育需求的直接體現。由此可見,剔除次要因素的影響,勞動力市場上企業等用人單位對教育產品(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才)的需求是主要的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