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發展規模的基本理論
關於高等教育發展規模的基本理論,學術界看法不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學者馬丁·特羅的“高等教育發展三個階段理論”,另外還有蘇聯的“國家理念”、英國學者的“羅賓斯原則”、英國20世紀80年代後的新原則、美國學者的“軸心原則”等。
1.馬丁·特羅理論
(1)馬丁·特羅理論的產生背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國國內教育界的各種場合談到高等教育發展時,人們經常引用一個理論,即精英、大眾及普及型的“高等教育發展三個階段理論”(Three-stage Theory of the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其創立者是美國學者馬丁· 特羅(Matin Trow)。在70年代初期,特羅先後在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雜誌《代達洛斯》(Daedalus)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教育協會主辦的雜誌《國際教育評論》上發表了兩篇文章《從大眾化到普及高等教育的移轉》[8]和《高等教育的擴張與轉化》[9],提出了“精英·大眾·普及化”的概念。1973年6月,國際經合組織(OECD)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中等後教育的未來結構”研討會,特羅做了代表其高等教育大眾化思想的會議總報告《從英才型到大眾型高等教育的各種問題》[10]。在這篇報告中,他對在前述兩篇論文中提出的假說和設想,做了更加係統的理論思考,從而為特羅模式的產生提供了理論依據。1978年6月,他參加了在瑞典達拉羅召開的“高等教育研究:過程與結構”研討會,提交了《精英和大眾高等教育——美國模式與歐洲的現實》[11]一文,重新審視了其1973 年提出的高等教育發展階段論和模式論的思想框架。在這篇文章中,特羅進一步闡述了其“階段論”十一個方麵的“量變”與“質變”的不平衡性,修正了早先關於量變與質變的一些觀點。1998年5月,在日本高教研究會召開的學術會議上,他提交了《從大眾高等教育向普及邁進》[12]會議論文,2000年他又發表了《從大眾高等教育向普及邁進:美國的優勢》[13]一文。在這些文章中,特羅從新舊世紀之交高等教育所麵臨的挑戰入手,探討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新特征,對其早先提出的高等教育發展“三階段論”中的“普及教育”內涵做了新解釋。在90 年代末,特羅已經認識到,高等教育發展的最後階段是走向學習社會,而不局限於傳統的青年普及教育。美國卡內基高等教育委員會(CCHE)和國際經合組織等機構對他的研究給予了很高評價。特羅最突出的貢獻是把高等教育發展過程劃分為“精英教育”(Elite Education)、“大眾化教育”(Mass Education)、“普及化教育”(Universal Education)三個階段。具體來說,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整個人口中18~22歲年齡段人接受不同層次和形式高等教育的比例)[14]超過15%時,高等教育發展便進入了大眾化階段;低於15%則處於精英教育階段;超過50%則可稱之達到了普及化教育階段。另外,特羅還就宏觀的高等教育規模、功能、觀念和微觀的課程、教學、入學要求、學術標準等各方麵做了係統與細致的比較。在高等教育不同發展階段,高等教育認識、功能、課程與教學形式、學生生涯、大學特色、權力與決策軌跡、學術標準、入學與選拔、學術管理形式、內部管理等方麵都會發生很大變化(見表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