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經濟學

第一節 教育與經濟增長的理論分析

字體:16+-

教育與經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兩大基礎,但是對於兩者之間的關係有著十分清晰的認識並上升到理論陳述的高度,也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情。

一、教育與經濟增長關係的認識過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曆程中,對教育與經濟發展關係的認識經曆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1.20世紀60年代:重視和發展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都將如何促進本國經濟增長作為國家製定經濟發展政策的核心問題,而教育是否能促進經濟增長成為關注的焦點問題。在此背景下產生了人力資本理論,其代表性人物有舒爾茨、貝克爾、明瑟[1]等。他們認為完整的資本概念包括物力資本與人力資本。物力資本體現在物質產品上;人力資本體現在勞動者身上,是指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表現出來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生產增長的主要因素。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資本的主要渠道,具有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作用。因此,增加教育投資具有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在認同人力資本理論的大背景下,不少國家將擴張教育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另一個重要背景是,在市場機製失靈時,凱恩斯[2]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盛行,提出政府應該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彌補教育支出,作為政府財政開支的重要組成部分。

2.20世紀70年代:爭論與質疑階段

到了60年代末與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不平等狀況不僅沒有因為教育投資增加而改善,社會不平等問題反而還在加劇,不少學者發現過分進行教育擴張並不一定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在此背景下,前麵已經提到,有不少學者對人力資本理論的普適性產生了懷疑,其他一些理論隨之產生,其中最著名的是教育的篩選理論、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和社會化理論。篩選理論認為,教育所起的作用在於區分學生的能力或天賦,篩選出能力不同的人。教育的社會化理論認為,教育的經濟功能源於它的社會功能,而教育的社會功能遠比教育提高知識技能對經濟的影響更加重要。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則強調,教育對個人的經濟效益,不在於它提高了多少認知技能,而在於它是決定一個人在主要勞動力市場或次要勞動力市場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還有社會網絡理論,間或也被用於解釋教育現象,該理論強調學校在社會關係中的“節點”聯結作用,通過該“節點”獲取的資源對個體、社會團體、社會組織和社區實現目標都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