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創新係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包含多種要素,如教育管理體製、教育政策、教育資源及其協調程度、市場需求、科技教育水平等。這些不同特征的因素都對教育創新的形成產生作用和效果,各種要素之間也會相互影響,從而導致創新過程及結果的變化,即教育創新係統是一個多層次、多變量、多子係統的多維複合係統。同時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構成了教育創新動態變化的外部條件,對其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教育創新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係統工程
近年來,國外關於模塊(Module & Modular)問題的相關研究已經開始涉足組織結構、管理程序、產業發展機製、經濟係統運行等多個社會科學領域。經典的解釋認為,模塊是指具有某種確定獨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係統,它可以通過標準的界麵結構與其他功能的半自律性子係統按照一定的規則相互聯係而構成更加複雜的係統,而模塊化則是一個將係統進行分解和整合的動態過程。[169]模塊與模塊化的提出,其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所呈現出的用於解決複雜係統問題的方法。
創新係統可以視為由一個個複雜的子係統構成的係統。從模塊的視界看,一個完整的教育創新過程,應具備四個模塊。一是動力模塊。變革的動力被定義為對變革的本質和變革的過程具有自覺的認識。動力要素是教育創新的起搏器。創新行為的產生是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外部動力為創新提供適當的環境,主要包括政策保障、體製機製、競爭、社會及市場的需求、激勵機製等。內部動力促使內部各要素主動地積累自身的創新能力,從而產生創新行為,包括發展目標、技術、知識、製度、服務等要素的稀缺、發展不協調、創新瓶頸等因素。教育創新係統的整個運行過程都是在內外合力作用下進行的,各種因素動力在不同的創新過程中表現出的動力大小也有所不同。總體而言,從動力角度分析,教育創新被分為三類:迫於生存壓力而進行的教育創新;追求教育理想而提出的教育創新;附於政策變革而引發的教育創新。[170]二是要素模塊。教育發展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質資源和信息資源。人力資源是教育創新的主體,是教育創新係統中最重要的部分。財力資源涉及教育的經濟實力以及用於創新的資金情況。物質資源包括基礎設施以及所擁有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等。而信息資源是指教育的信息化以及知識經濟的發展水平,此外,還包括製度和管理因素等。為構成更大的變革能力,還需要作為生成基礎的四項核心能力:個人願景的形成、探索能力、控製能力和協作能力。[171]教育發展要素是教育創新的基礎和主體,同時也是教育創新價值不斷轉化後的積累。不同的教育發展方式,對教育資源的依賴程度有所不同,對教育資源配置和使用的要求也往往存在差異。三是運行模塊。創新是個人、組織和環境因素之間進行複雜交互作用的結果。創新績效不僅依賴於特定的行動者如何行動,而且更依賴於他們作為創新係統中的要素如何在機構、地區、國家和國際層次上相互作用。創新要素與創新價值之間的橋梁是創新運行。沒有創新運行,創新資源難以轉化為創新價值,從而使整個教育創新活動失敗。教育發展方式的差異,直接體現為教育發展要素的不同組合;教育發展方式的轉變,必將體現為教育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而教育資源配置方式反過來也會影響教育發展方式的實施。四是價值模塊。無論創新的源頭來自哪裏,無論創新的形式怎樣,如果沒有新價值的實現,創新就是不完整的,或者說就不能稱其為創新。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背景下,創新活動與價值實現關係越來越密切,從而使得創新活動及其創新組織的績效備受關注。教育創新的價值應當具有可感性,並能給社會發展帶來利益。創新價值是教育創新係統運行的結果反映。現階段教育所具有的各個方麵的創新能力正是前一階段創新價值結果的體現。有研究認為,一種教育創新至少要引發三個方麵的變化:一是教育與文化包括經濟作用方式的演進,或在作用方式、方向以及作用的水平上的轉變或變革;二是教育內在結構的演進,如教育製度、專業結構等作用方式的轉變;三是教育過程中學習、學生和學業方麵的轉變。[172]教育創新溢出價值還包括經濟發展水平、科技進步程度、國民素質提高狀況、教育綜合實力以及教育的國際競爭力等方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