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成長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麵壁參禪

字體:16+-

回首自己的成長曆程,大概有六七年的光景是在孤獨沉潛中度過的。翻開那幾年的成長檔案,沒有榮譽、沒有獎勵、沒有晉升,甚至連公開課的記錄都是一片空白。“病”和“窮”這兩個字突然闖進我的生活,像幽靈一樣纏著我,曾經是少年得誌、浪遏飛舟的那個“我”在眾人麵前淡出了。用魯迅先生的話說,那段時光確乎是“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但是,“病”和“窮”在不斷銷蝕我對俗世生活的**和夢想的同時,也逼迫著我在“向死而生”、“安貧樂道”的淬礪中驀然回首、轉識成智。不敢說自己已經頓悟,但至少心境開始變得淡泊、寧靜,這多半要歸功於讀書,一種隨心所欲的讀書。感謝“病”和“窮”,它們在屏蔽我的幾乎所有社交、所有休閑的同時,也為我慷慨地兌換了富足、自由的時間。於是,我得以憑著純粹的精神口味去享用大量的書籍。不為文憑,不為科研,隻是為了讀書。讀什麽呢?什麽都讀,隻要對胃口。宗教的、哲學的、文學的、美學的、曆史的、醫學的、傳記的,尤其愛讀“紅學”和“術數”,什麽雪芹身世、脂評考證、程高續書……讀得昏天黑地、不知春秋。

一方麵是大量讀書,一方麵又是大量聽課。出於教導主任的職務之便,我得以有大量沉入課堂的機會。各種各樣的聽課,聽各種各樣的課,每年累計不會少於200節。絕大多數的課,我都小心翼翼地做了記錄和反思。我現在能一邊聽課一邊寫反思,就是那時養成的習慣。十幾本聽課筆記摞在那兒,隨便翻翻都成了一種莫名的享受。就在隨便翻翻中,那些感人的、迷人的、煩人的教學場景、課堂細節再次勾起我的探究欲望,我開始了不知微格研究的微格研究。沒有人逼我這樣做,純粹是出於一種滿足好奇、探究這類生命原欲的需要。於是,導入、點撥、板書、提問、訓練、結課、延伸、情境……一項一項地梳理,一項一項地琢磨,又一項一項地被當時的《浙江教育》印成了散發著墨香的鉛字。我沉迷其中、陶醉其中,大有“庖丁解牛”、躊躇滿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