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成長

語文自留地

字體:16+-

作文著書,都是在課餘時間裏進行的,課堂裏我在自己的自留地(自己任教的班級)播種、耕耘,日積月累也留下了不少東西,這些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操作進行的,很有些個性色彩。我是這樣想的:觀念思想固然重要,但如果一切僅僅停留在觀念的層麵上,顯然也是不夠的;再者批判固然重要,但如果一切僅僅停留在批判上也是不夠的,很顯然還必須建設。基於這樣的認識,我開始從“批判現實主義者”走向“建設現實主義者”,追尋終極目的。我以為,語文教學要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但更為重要的是應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於是圍繞著在語文教學中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我開始了係統建設,撰寫並發表了係列論文。我主持的課題“自主探究性語文學習模式研究”獲教育部有關部門批準,立項為國家級課題,最後通過專家驗收,順利結題。

我在自己的班級裏開展很有意思的實驗:讓每個學生每個月讀一本文化名著,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茨威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房龍的《人類的故事》、李輝的《風雨中的雕像》、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思朵夫》、培根的《培根論人生》、盧梭的《愛彌爾》、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宗白華的《美學散步》,還有《歌德談話錄》《時間簡史》《別鬧了,費曼先生》……就這麽一本一本地讀下去,要求學生每周作書摘筆記,和大師對話,寫眉批感想。每月寫一篇書評或讀後感,用一兩節課時間來討論,互相交流、碰撞,不時有思想的火花閃耀出來,這是文化的積澱,這是思想的熏陶,這是人格的升華。我要求每節語文課由一位同學(按學號輪流)介紹一首詩,然後全班同學用三分鍾左右的時間把它背下來。一個月一本書,一節課一首詩,這是什麽?這是豐厚的養料,這是人生的文化基石,基礎教育不就是為孩子們的人生奠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