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成長

我的情境教育探索之路[1]

字體:16+-

李吉林

苦難的歲月

我出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父親很早病逝,母親獨自撐起了這個家。在我的記憶中,童年是灰暗的,沒有色彩,沒有歡笑,甚至連一張照片也沒留下。

貧窮催逼著窮孩子快快長大。春天是野菜長勢最盛的季節,放學回來,我常常提著小籃子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到河邊、田埂挖野菜。小小年紀,我已經知道枸杞新冒出來的頭最嫩,而薺菜開出了小白花就老了;馬蘭頭一長一大片,不必一根一根地摘,可以一把一把地采;野莧菜則要小心地一片一片地摘,要不就被尖尖的刺劃著手……大自然成了我的第一位老師。

母親年輕守寡,含辛茹苦,但她從不絮叨。母親的幾次談心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我人格的形成起著打根基的影響:“孩子,人窮誌不窮,就是人家有座金山,不是你的,千萬別去碰。”天長日久,窮孩子的自尊,在心中漸漸形成。母親還說:“天底下有三種人:上等人,不教自成人;中等人,一教就成人;下等人,教死了也不成人!”我心想,上等人當不了,因為我不可能不教即成人;下等人則不能當,怎能教死了也不成人呢!我隻能是教了就成人。於是,一種自我向上的力在心中孕育起來。

1956年,我師範畢業了。那年師範生可以報考大學。我作為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又何嚐不想邁進大學的門檻呢?但是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在大學與小學之間,我選擇了小學。

那年初秋,我走進小學,走到了孩子們的中間。

終於掙錢了。能養活母親了!我體驗到了作為女兒履行責任的一種快慰。

認認真真當了8年老師。想不到1966年,一場浩劫開始了。那年我28歲,一個剛剛嶄露頭角的青年教師,一夜間成了“修正主義黑苗子”。無情的打擊接踵而來,大字報,批判,圍攻,抄家……我不得不忍痛把備課筆記和公開課教案一把火點著了,淚汪汪的雙眼看著那些凝聚著8年心血,凝聚著一個小學老師對孩子、對小學語文教學真摯情感的文字,在火光中變成灰色的蝴蝶,化成灰燼,我的淚水簌簌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