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成長

字體:16+-

蘇霍姆林斯基說:“隻有那些始終不忘自己也曾是一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老師。”

我說:“要蹲下來看學生。”

張光鑒教授說:“蹲下來看學生,就是老師要和學生相似。”

如果說,我在教學中取得了一點成功,原因之一,是我有一顆童心。用學生的話來說,我是他們的“大朋友”;用思維科學家張光鑒教授的話來說,就是“於永正和學生相似”;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來說,就是我“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孩子”。

年輕的時候,我也是一個“隔著講桌和學生會麵”的人,也是一個“隻是憑成績和分數來衡量和評價學生的精神世界,根據孩子學不學功課把他們分成兩類”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語)。

後來變了。因為我明白了,分數的確不是學生的全部,好多成功者讀書時考試成績並不好,比如達爾文、愛因斯坦。

學生需要掌握知識,需要有多方麵的興趣和愛好,需要豐富的精神生活,他們的成長離不開集體的交往,離不開活動。我要求自己盡可能地把課上得輕鬆一些,講課生動、形象一些,說話幽默一些,因為,我喜歡這樣的老師。把課上得有意思是我不懈的追求。我的邏輯是:先讓學生喜歡我,再“愛屋及烏”——喜歡我教的學科。

讓學生做對終身發展有益的作業——讀書、寫字、作文,不做令學生生畏、生厭的“哈達卷”和“練習冊”。

“教不嚴、師之惰。”該寬的寬,該嚴的嚴。學生應該做到的、達到的要求,必須做到、達到,否則,絕不放過。在師範學校如果不是遇到了要求嚴格、教學頂真的陸有信老師,我是不會掌握難度較高的“分解和弦”的伴奏技巧的。

“教不嚴”,我把它看作自己工作的失職。

我不怕苦,也不怕麻煩,經常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軍營中去,到工廠去,到農村去,到博物館去……釣魚、釣蝦比賽,作文、寫字、繪畫比賽,還有多種文體活動,都是我經常開展的。活動,對孩子成長來說,是不可缺少的。“缺少這種歡樂,就難以想象有充實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語)著名少先隊活動家顧岫蔭老師說:“一個人親身經曆一些有意義、有情趣的活動,會在記憶裏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每一個精彩的活動留給孩子的都是一顆珍珠。當他長大後,歲月的絲線把這些珍珠串起來,就成為人生珍貴的項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