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第二節 職業道德

字體:16+-

人類群居的生活特性,表明每個個體都必須參與社會生活。職業生活是社會生活的特殊領域,因而職業道德是一個社會完善的道德體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與職業發生聯係,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後,即伴隨著原始社會末期開始的兩次社會大分工,尤其是手工業從農業、畜牧業中分離出來,並逐漸發展成為擁有“七十二行”的較為完善的手工行業體係時,才有了形成職業道德的廣泛的社會基礎。近代工業社會的到來,分工越來越細化,各行各業依據其特殊性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職業道德規範。

一、職業的產生

職業道德的產生以職業的形成為基礎。因此,要弄清楚職業道德的來源,首先需要對“職業”的來源有所了解。

職業有各種各樣的定義。從語義學的角度看,“職業”一詞由“職”和“業”二字組成。“職”就是責任、義務;“業”就是業務、事業。[1]馬克思主義認為,職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曆史時期的產物。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曆史時期,職業的分化程度、個體對職業的認識都是逐漸發展的。簡單地說,現代意義上的職業乃是人們“參與社會分工,利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能,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獲取合理報酬,作為物質生活來源,並滿足精神需求的工作”。《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是這樣定義的:“職業是隨著社會分工出現的,並隨著社會分工的穩定發展而構成人們賴以生存的不同工作方式。”[2]簡言之,職業就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從事的專門業務和對社會所承擔的一定職責”[3]。所以,職業是指人們為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在社會分工中承擔的具有特定社會責任和專門業務的社會活動。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社會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會的發展水平,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從分工和職業的內在關聯性看,社會分工是職業產生和職業分類的依據。事實上,在分工體係的每一個環節上,勞動對象、勞動工具以及勞動的支出形式都各有特殊性,正是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各種職業之間的區別,使職業呈現出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