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教師修養的淵源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教育發展的起點,可追溯至原始社會。人類的祖先要維持生存並保證人類的繁衍,就必須把人類已掌握的生產知識和生活經驗傳授給下一代,一般以“長者為師,能者為師”,即指部落首領、年長者和生產經驗豐富的人,把原始禮儀、風俗習慣、行為慣例,以及諸如打製石器、鑽木取火等生活經驗、生產技能傳授給年青一代,直到其學會為止。原始社會後期,人們將富有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常識的老人集中起來,由集體敬養。這些老人將自己豐富的閱曆、經驗和技能傳授給下一代,養老的場所也成了傳授知識的場所。《禮記·王製》載: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按《禮記·明堂位》的解釋:米廩,有虞氏之庠也。“米廩”是指糧倉,“庠”相當於原始社會的學校,“國老”與“庶老”相當於教師,這是中國古代學校和教師職業的雛形。由於接受教育的是氏族的全體成員,教育具有普遍性,承擔教育工作的長者、能人,不謀求也無從謀求特權,無貴賤之分,因而平等待人、教會為止等單純樸實的教師修養觀念產生了。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產生了階級,同時也使一部分人脫離生產勞動專門從事教育成為可能;文字的產生和文化知識的日漸豐富,為教育活動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教師職業作為特殊形式的社會活動便逐漸形成,教育開始從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分離出來,具備了獨立的社會職能。所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私有製和階級的產生既是教師職業產生的前提,也是教師修養形成的前提。進入奴隸社會,中國雖然有了教師和學校,但教師由官吏兼任,形成“學在官府”和“官守學業”的局麵,即“政教一體”“官師合一”,官員的主要職能就是在擔任官職之外,還負責培養統治階級的治國人才。由此可見,在中國奴隸社會的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教師還不是一種獨立的職業,當時的教師修養就是官員的修養,也就是奴隸主貴族的修養,教師要忠誠於奴隸主貴族的教育,為其造就“修己治人”的人才。因此,專業化的教師修養在當時還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