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師修養

第二節 教師修養的法寶

字體:16+-

1939年7月9日,延安的華北聯大舉行開學典禮,並準備開赴前線,那天毛澤東去作報告,他說:“當年薑子牙下昆侖山,原始天尊贈予他‘杏黃旗’‘打神鞭’‘方天印’三樣法寶。現在你們出發上前線,我也贈你們三件法寶,這就是: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1]教師修養有法寶嗎?我們認為主要的法寶有: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愛國主義、教書育人、公正平等。教師修養的法寶貫穿於教師活動的各個方麵和全過程,對教師修養的提升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並且製約著教師的修養和學校、社會對教師的要求。

一、育人為本

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人的某一專門知識或者技能,而且也為了培養完整的人。以人為本在這裏指的是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對人的普遍關懷和尊重,強**育要培養人、完善人,重視人的價值。教師修養遵循育人為本原則,就必須認識到:

第一,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圍繞人並且是為了人而展開的。教育的對象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維、有意誌的“活生生的人”。即便是那些犯了錯誤需要懲罰的學生,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這是對人的懲罰,懲罰的方式必須合乎人性。馬克思說,人隻能按人的方式來把握。因此,隻有以人的方式來教育人,遵循人的成長規律,才能把人從純粹的自然生物性中解放出來,成長為人性豐滿的個體;也隻有在這種教育中成長起來的人,才會具有完善的品格,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方麵,教師要處理好社會需要和個人發展之間的關係。認識到兩者是相互聯係、相輔相成的。個人隻有在社會當中才能生存、成長,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教育總是要按照社會需要來培養人的。同時也要看到,社會是由眾多的個人組成,社會的豐富多彩正是因為人們的個性得到了彰顯和發展。教育是發展人的特殊手段,通過培養人達到為社會服務、實現社會延續的目的。因此,我們應當確立教育促進社會和個人發展相統一的價值取向,讓師生在獲得個人生存與發展的同時,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