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研究久遠的曆史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材料太少。研究近期的曆史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材料太多——材料太多,就仿佛聽一群人七嘴八舌,最容易把人攪亂,從而弄不清楚發生的是什麽。
好在我的重點是心理學,我可以避實就虛、避重就輕,忽略曆史事件的細節,隻從心理的角度,去做一些評說。這裏就簡單評說一下“鬧學潮”。
鬧學潮是一種群體行為,比較偏向於無組織的、情緒化的群體的發泄行為。人們對待鬧學潮的方式,也和對待其他群體行為不一樣,導致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對鬧學潮單獨進行一點心理分析。
心理學研究指出:群體行為發生的基本前提,就是有足夠的人數。鬧學潮的前提,同樣也是要有很多學生——學生少了是不行的,必須有足夠的數量,才能形成“潮”的那種洶湧澎湃的效果。因此,在先秦似乎沒有什麽可稱為學潮的曆史事件,就是因為學生的總數很少。最有名的、規模可能最大的私立學校是孔子的學校,那裏曆年的學生總數也不過是區區三千人。有名的稷下學宮學生總數也許會稍微多一些,但是也完全不足以用來鬧學潮。因此,中國最早的學潮,也許應該說發生在漢代。黃現璠研究指出:“西漢博士弟子王鹹為營救入獄的司隸校尉鮑宣,率千餘太學生伏闕”,可能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學潮。東漢的第一次學潮是公元153年,清官朱穆懲治太監,被太監一黨反噬而被捕。太學生領袖劉陶帶領幾千太學生請願,靜坐絕食,要求釋放朱穆。學潮獲得了一定的成功,皇帝雖依舊罷了朱穆的官,但是免除了他的流放和苦役。以後東漢多次發生學潮,最多的時候有三萬多太學生相應,規模相當之大。漢代之所以能有學潮,就是因為漢代的教育規模很大,太學生數量數萬,有了產生學潮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