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您的帶領下,奉賢區湧現了一批在全市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中青年教師。作為一名資深的中學曆史教研員,您在教師培訓和區域教研方麵有哪些心得?
朱:在追求教研活動優質高效的同時,我結合自身的特長優勢,認真梳理自擔任區曆史教研員以來開展教研活動的成敗得失,總結出以下三種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模式,並在教研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使之逐漸成為自己的教研特色。
1.“名師引領,典型帶動”
充分調動曆史學科區級名師和骨幹教師的積極性,發揮他們在區曆史學科教研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提升區域曆史學科教研活動質量的重要抓手。
每學期開學伊始,區曆史學科的名師和骨幹教師共同研究討論學科重大的教研活動已成為慣例,學科教研活動的研究重點、主攻方向在討論中得以確定,這樣既樹立了他們的區域曆史學科的主人翁意識,又確保了區曆史學科重大教研活動的有序開展。曆史名師和骨幹教師還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特長,每學期認領一項曆史教學科研小課題研究工作,並在學期中期根據研究進度為全區曆史教師開設一堂研究成果展示課或教學實踐研討課,或作一次小型專題研究成果匯報活動。以區名師和骨幹教師評選周期為一個界限,每位曆史名師在全區範圍內與全區6年到10年教齡的2位中學曆史教師自由結對,每月到結對學校指導結對教師的教學、科研等日常工作,從教材分析、教案設計、課堂聽課,到課後交流,這種實實在在的指導交流對提高區域內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升了區域曆史教師的整體素質。
2.“好課展示,開門練兵”
關注青年曆史教師群體,我采用“摸底篩選—提供平台—開門練兵”的模式,力求在點上尋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