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海派曆史教學透析

第三章 曾經滄海:上海曆史考試漫談

字體:16+-

一、海源:海派考試緣起談

1984年,朱誌明等上海教育學院與華東師範大學的五位教師,根據當年上海高考的閱卷情況撰寫了《1984年全國高考上海市曆史試卷情況調查報告》[1]。當時撰寫這份報告時,上海高考獨立命題考試一事還沒有納入全國教育改革的議事日程。但是,如果將它與後來上海於1985年開始獨立命製高考試題聯係起來看,可以說這篇報告在無意中拉開了命題領域走向“海派”風格的序幕,而“海派”的命題即將給上海的曆史教學營造更靈活的改革空間,上海基礎教育界的曆史課堂也將在此之後發生更多的變化。

在這份報告中,撰寫者除了對在閱卷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外,也對當時的全國卷試題的命製提出了批評。歸結起來,大概有以下三點。

1.年代考查太多。必需的記憶在曆史學習中固然不可缺少,但是繁瑣的記憶隻會引起學生對曆史學習的反感。

2.部分考查內容過偏。如1984年曆史試卷中的填空題,要求學生填寫幫助彝族農民領袖李文學起義的太平軍戰士王泰階的名字以及16世紀奴隸販子活動的地點塞內加爾河口。

3.一些題型的具體表現過死。雖然有題型長期固定的原因,也有將相對靈活的識圖題答案限死在課本上的幾句話裏的現象。

報告中又提出了幾項具體的建議:

1.識圖題可以命製得更加靈活。比如,讓學生根據畫麵寫一段文字,或者就圖中所提供的曆史地點,寫出若幹個曆史事件。

2.以檢查學生的概括能力為目標的試題,可以給學生一段材料,由學生臨場概括,以免除知識點的記憶背誦之苦。

3.問答題的答案應該從照搬課本條文的狀況中走出來,增加一定的靈活性,以避免問答題變成比填充題更加艱苦的死記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