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新版教科書的高中部分停止使用。由華東師範大學餘偉民教授主編的通史體例教材進入了上海高中曆史教師的視野。這一版教科書共分六冊,除高三部分外,其餘都是按時間線索與先外後中的順序編寫,恢複了通史體例。對這一版教材,有人評價道:
華東師大版高中曆史教材……在傳統教學內容的框架上尋求突破,突出曆史證據意識和邏輯意識的培養,尤以中國古代史部分的編撰最為典型。開首第一單元三課課文蘊含“從考古材料和神話中認識遠古和傳說時代”“從考古材料和後世文獻中認識夏朝”“從考古材料、後世和當世文獻中認識商朝”的史學思想方法,是這次中學曆史課程教材改革教材編撰領域的重大突破。[1]
1985年以來教材的三次變化,教師的史學視野與幾代學生的“常識”都發生了變化。隨著沈起煒主編教材的使用,通過中外曆史聯係比較,在世界視野下認識中國逐漸成為一種常識,生產力推動生產關係變化的觀念逐漸取代了過去的階級鬥爭觀念;隨著蘇智良主編教材的使用,“文明”成為一種常識,衣食住行皆可入史,本來藏於高閣僅供少數學者參考的年鑒學派史著成了不少中學曆史教師的案頭必備用書;隨著餘偉民主編教科書的使用,“兩重證據法”成為常識,普通的高中學生也因此知道了傳說、文獻、實物各自的證據邊界。
近幾年,麵向公眾的史學已經進入大眾的視野,成為諸多曆史學者熱衷的話題,複旦大學甚至為此成立了“公共史學中心”。而在所有麵向公眾的史學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依然是基礎教育曆史課程。正是這一版又一版不斷變化的曆史教科書與一位又一位不斷探索的曆史教師在課堂中塑造著未來公民的“常識”。在過去的十年裏,因教科書的變化,使曆史課堂所獲得的“常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而未來的新版教科書又會帶來哪些新的變化,確實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