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今年五月初到六月初,我們老兩口利用探親和休假到西歐走了一趟。本來早盼著退休後能有餘暇到國外或國內休閑一番,可是年逾古稀,仍是無退無休,似乎越來越忙了。去年終於病了,平生第一次住院,第一次掛吊針,住了半個月,也沒有查出什麽大毛病。同誌們給我總結一條:說是太累了,要減少活動總量,注意休息。但身不由己,總是不斷冒出一些事情來,這裏請你去開會,那裏請你去講學,有時還不好推辭。怎麽休息?好不容易,今年下決心利用探親出國休假。說是探親,其實女兒經常回國,主要是有個借口,無非想讓人找不著,無法找,強迫休息。為什麽選擇這五月初至六月初,也有兩個緣由:一是忙裏偷閑,這期間剛好博士論文審閱完畢,送給同行評議,答辯要等到六月份,對我來說是硬任務中一個空當;至於軟任務,隻好隨他去了,實在有點對不起那些熱情邀請我的單位和朋友;另一個原因是,女兒告誡,要來就五月,否則隻能待在家裏,再晚就到了旅遊旺季,不僅旅費要貴許多,而且可能訂不到旅館,在路上往往會堵車一天半天。
這次出國,本來就是休閑,純屬私人活動,而且並非第一次出國,沒有什麽新鮮勁兒,本無所可記。但是這次海外生活四周,由於身份不同,感受也與過去有所不同。20世紀50年代在蘇聯留學,那是學生身份,每天三點一線:宿舍、課堂、圖書館。雖然在莫斯科吃了五年洋麵包,但卻沒有深入到他們的社會中,更何況當時的蘇聯,雖然屬於歐洲,卻與西方截然不同。改革開放以後,也曾多次出國,但都是學者身份,從三點一線變成了兩點一線:從旅館到會場,或者到學校。雖然偶爾也組織一些旅遊,甚至有兩次還住在外國朋友家裏,但也隻是浮光掠影,隻窺見西方生活方式之一斑。這次可不一樣,四周裏我們幾乎都在駕車旅行。由傑克開車,一家四口,從荷蘭的馬斯特裏赫特(Maastricht)出發,經德國的拜羅伊特(Bayreuth)到奧地利的薩爾茨堡(Salzburg),再到維也納;從維也納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到意大利的威尼斯,遊覽了維羅納(Venora)、博洛尼亞(Bologna)、帕多瓦(Padova);再從威尼斯出發沿著北部意大利穿過阿爾卑斯山隧道經過瑞士到達法國東南部勃朗山下的小鎮夏莫尼(Chamonix);然後經法國、盧森堡回到荷蘭。在歐洲中部兜了一個小圈子,後來又在比利時、荷蘭逛了幾個地方。看到了歐洲的平原風光、湖光山色、雪山美景,又隨著大批旅遊者逛景點,坐酒吧,別有一番風趣,也對西方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又由於現在記憶力極差,如果不及時記下來,過時即忘,於是就萌發了寫這個遊記的念頭。但遊記要寫好,需要有豐富的地理曆史知識,最好有點文才,但我卻沒有,所以隻能憑道聽途說和自我感受,寫點觀感。女兒周航為我收集了不少資料,並對初稿作了修改補充、潤色。因此,這份遊記也可說是我們兩人的作品,但為了便於行文,還是用了我一個人的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