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九卷:雜草集 野花集

雜感編

字體:16+-

“浙江省博物館免費開放”有感[1]

新春伊始,傳來了“浙江省博物館免費開放人員旺”的消息,精神為之一振。這真是代表先進文化、群眾利益的新舉措,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據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徐明德同誌答記者問,為什麽博物館要免費開放,說:“我們希望免費製度能夠培養出公眾的博物館情結,從而使走入、參觀、利用、享受博物館成為人們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說得多好呀!

博物館是民族文化乃至人類文化遺產的保存、傳播、繼承的重要場所。博物館的任務不隻是保管好文物,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文物為大眾所知道、享受、利用、傳播,從而使人類的優秀的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博物館又是教育場所,屬於社會教育範疇。博物館通過各種實物標本向公眾展示自然界和人類發展的曆史、各種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藝術的知識。公眾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在這裏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受到愛國主義、科學精神、生產勞動、審美藝術的教育。因此博物館稱得上是無圍牆的大學。

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博物館的建設,把它作為民眾自我教育的公益事業;當然也向各國遊客開放,展示本國的文化瑰寶。博物館建設和維護需要大筆經費,通常主要由國家撥款,也收一些門票,以補貼日常運作。除了文物價值很高,需要采取保護措施,或者純粹作為旅遊景點,收取高額門票外,為了吸引民眾參觀、學習,門票價格一般很低,有的還規定免費日。如法國巴黎地區有100座曆史文化遺產,從1999年10月開始,每月的第一個周日都免費向遊人開放。當年12月我們正在巴黎,我的同行都享受到了這種優待。我則是早在1974年就享受到盧浮宮每周日免費參觀的待遇。我國過去,博物館、紀念館收取的門票價格也很低。但是最近十多年來,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提倡市場運作,門票價格驟然暴漲,使許多民眾望而卻步,許多博物館門庭冷落。把公眾學習的場所變成了營利場所,從而就失去博物館事業是公益事業的性質。近些年來,許多先進城市開始明白過來,開始開放博物館和一些文化遺跡。有些地方是先為老年人開放,如深圳、珠海等地的博物館都向老年人免費或半票開放。杭州市在這方麵做得最好。去年我在杭州住了大半個月,漫步在西湖湖畔,發現花港公園、曲院風荷都不再收門票,心情特感舒暢。我似乎感到這樣的舉措一下子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其實,即使從經濟上算賬也是劃得來的。門票免了,但遊人多了,每個遊客在園內總要消費一點,其經營額也就增加了,地方的稅收也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