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七卷:魯迅教育思想研究 和平之橋

東亞的八大曆史遺產

字體:16+-

池田

各國和各民族之間相互學習才能建設豐富的世界與和平的世界,我對此非常讚同。當學習停止時,人生、社會、文明都會因此而陷於停滯;隻有在不斷學習的氛圍中,才會有新的前進,生動的創造力才會如泉似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湯因比博士在與我的對談中非常坦率地承認,他也不得不站在了西歐的角度。但他對我這樣一個年輕的東方人和大乘佛教的年輕信徒敞開了胸襟,力求學習東方的智慧。

在這個過程中,博士予以特別關注的就是中國文明。與此同時,他對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等其他各種文明也投以敬重的目光。特別在談到貴國的時候,湯因比博士列舉了八個方麵,高度評價了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的曆史遺產”。

第一,中華民族的經驗——在幾千年的曆史中,中華民族為了建立世界性國家而維持了一種作為四方民族的區域性榜樣的角色。

第二,中華民族所掌握的世界精神(ecumenical spirit)。

第三,儒教的世界觀中所體現出的人文主義(humanism)。

第四,儒教和佛教所具有的理性主義。

第五,東亞人民對宇宙神秘性的認識,以及關於人若要主宰宇宙將招致自我毀滅的認識。

第六,“人的目的不是支配自然,而是與人以外的自然保持和諧共生”這一信條。

第七,東亞人在將科學應用於技術方麵優於西歐人這一事實。

第八,敢於向西方挑戰的勇氣。[5]

我想,以上中的有些對21世紀的今天仍有重要啟發。正如第一點和第二點所說的那樣,貴國在反複的王朝治亂興亡之中,將四方不同民族包容於文明之下,長期維持並發展了廣闊的文化國家,這是貴國的經驗。這一經驗是其他文明所沒有的,為了今後的世界和平,應該充分發揮這種經驗的作用。是什麽廣泛地體現了“世界精神”的存在?這一問題讓我想起了華僑。我的朋友當中有很多華僑,有的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有的來自北美、澳洲,他們因自己的民族而自豪,同時也在當地成為奉獻社會的典範。我想,華僑廣泛散布在全球各地,不正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貴國所具有的一種世界精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