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七卷:魯迅教育思想研究 和平之橋

前言

字體:16+-

池田大作先生是著名的學者、社會活動家、教育家。2008年10月北京師範大學為我從教六十周年舉行了紀念會和教育思想研討會,池田大作先生專門派代表來參加並帶了熱情洋溢的賀信,使我深為感動。

池田先生和世界許多著名的學者、社會活動家都有過對話,出版了對話錄。其中包括中國的小說家金庸、曆史學者章開沅先生等。此次與池田先生對話,我感到十分榮幸。

池田先生熱愛和平,堅持中日友好,其精神值得欽佩。2009年春天我訪問了創價大學,承池田先生厚愛,創價大學授予我名譽博士學位。當然,我認為,這不隻是我個人的榮譽,而是池田先生對中國教師的一種尊重。在訪問創價大學期間,我參觀了美麗的校園,特別瞻仰了紀念周恩來總理的“周櫻”及其紀念碑,我深深感到池田先生對周恩來總理的敬愛和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深情。

從2009年至今(2012年),我們對話已三年之久,雖然我們都因為年事已高,不能來往於北京、東京之間以促膝長談,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往書信極為便捷。我們談的都是和平與友好、東方傳統文化以及青年教育的話題,每次通信都令我倍感親切。

我和池田先生算是同齡人,在戰爭年代都受到過不同的創傷,因而我們都熱愛和平。因此,和平是我們對話的主題。為了和平,就要友好交往。池田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中日要建立正常的睦鄰關係,並為了促進中日友好,奔走於東京和北京之間。我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後不久就踏上了日本的國土。三十多年來,我二十多次訪問日本,參加各種會議,開展了多種教育合作,結交了許多日本教育界的朋友。可以說,我們都在為中日友好而奔波,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為了世界的持久和平,為了中日友好長久持續發展,我們回顧了兩國相同的文化淵源和悠久的友好曆史。中日友好交往從隋唐算起,至今已經有一千五六百年曆史,其間隻有幾十年不愉快的經曆,那就是一小撮軍國主義的野心家發動的侵華戰爭。因此我們要正視曆史,既不能忘記近百年的痛苦,更不能忘記中日友好曆史的悠長。我們都認同這樣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