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六卷: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 中國教育路在何方

第十一章 結束語:探索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路

字體:16+-

上麵各章我們剖析了影響中國教育傳統的中外各種文化因素。從這些因素中可以看到,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是複雜的、多元的。中國教育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文化基礎當然是中國的民族文化傳統,但是,中國的現代教育製度又是引自西方,因此不能說沒有西方文化的烙印。而中西兩種文化是異質的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對中國來說,開始是被迫的,所以衝突和融合經過了長期的痛苦的過程。陳獨秀在《吾人最後之覺悟》一文中說,使中國人生活狀態變遷,日趨覺悟的是“歐化之輸入”,但因為與中國固有文化的根本性質極端相反,所以數百年中國擾攘不安的現象,十之八九是由於兩種文化相觸接相衝突。他接著說,凡經一次衝突,中國人就受到一次覺悟。直到他作文的“五四”前夕,已經過六個時期:第一期在明之中葉,“西教西器初入中國”,知之者乃極少數人;第二期在清之初世,“火器曆法,見納於清帝,朝野舊儒,群起非之,是為中國新舊相爭之始”;第三期在清之中世,鴉片戰爭以後,“西洋武力,震驚中土”,於是出現“洋務西學”之名詞,當時爭論的是“鐵路非鐵路問題”“地圓地動地非圓不動問題”;第四期在清之末季,“甲午之役,軍破國削”,遂有戊戌之變,新思想有了拓展,由行政製度問題而轉入政治根本問題;第五期在民國初元,“辛亥之役,共和告成”;第六期是“今茲之戰役也”,即指民國初期複辟反複辟的鬥爭。[1]他說:“國中賢者,寶愛共和之心,因以勃發;厭棄專製之心,因以明確。”[2]他懷著疑慮之心說:“然自今以往,共和國體,果能鞏固無虞乎?立憲政治,果能施行無阻乎?以予觀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後之覺悟。此謂之第七期,民國憲法實行時代。”[3]他認為,最後之覺悟,“尚難實現”。為什麽?因為當時對共和、對立憲,隻有少數人覺悟,多數國民“不見有若何切身利害之感”。他把最後覺悟的希望寄托於青年,並向青年陳述三點:①政治覺悟。要認識到,第一步,“國家為人民公產,人類為政治動物”;第二步,“吾國欲圖世界的生存,必棄數千年相傳之官僚的、專製的個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國民政治也”;第三步,“共和立憲而不出於多數國民之自覺與自動,皆偽共和也,偽立憲也,政治之裝飾品也”。②倫理的覺悟。陳獨秀認為,儒家的“三綱五常”階級製與西方的自由、平等、獨立是誓不兩立的,隻有廢除綱常階級製才是倫理的覺悟。他把倫理覺悟看作“吾人最後覺悟之最後覺悟”[4]。這是陳獨秀早期的文章,還不是以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唯物世界觀來分析東西方文化的關係的,而是主張歐化,也即西化,用西方自由、平等、獨立的共和政體來取代中國的專製、獨裁政體,但他分析中西文化衝突的脈絡是很清晰的。中國向西方學習,從態度來講,經過了從被迫到自覺的過程;從程度來講,首先是認識西方的物質文化、火器曆法,然後認識西方的製度文化、共和立憲,最後才認識到西方的觀念文化——自由、平等、獨立。按陳獨秀的意見,觀念文化是最重要的,即所謂“最後覺悟之最後覺悟”,但是觀念文化的學習是最艱難的,而且不可能像製度文化那樣用一種製度來代替另一種製度,隻能是在衝突中融合。所謂融合,就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吸納新的文化因素,創造出一種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文化。中國現代新文化走的是這條路,中國現代教育也是走的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