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1818—1883),德國思想家、哲學家,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創始人。
恩格斯(1820—1895),德國思想家、哲學家。馬克思的親密戰友與同誌,與馬克思一起創立了馬克思主義。
講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先要簡要地說一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早在清末民初,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已經開始進入中國,主要是從日本輾轉過來的。根據史料記載,第一次提到馬克思及其學說的,是1899年2月上海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上發表的李提摩太節譯、蔡爾康筆述的《大同學》,裏麵多次提到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及其對資本的研究。1901年1月,中國留日學生主辦的《譯書匯編》連載了日人有賀長雄所著的《近世政治史》一書,把馬克思與社會主義學說聯係起來。而對馬克思生平及其學說進行係統介紹的第一部譯著,是1902年4月上海廣智書局出版,日本社會主義研究會會長村井知至著,羅大維翻譯的《社會主義》一書。中國人在自己的論著中最早介紹馬克思及其學說的,要數梁啟超。他在1902年10月16日的《新民叢報》第18號上發表了《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一文,對馬克思做了簡要的介紹;1904年2月,他又在《新民叢報》第46號至第48號上發表《中國社會主義》,對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學說做了簡要介紹。[1]以後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論著就逐漸多起來。而真正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介紹到中國並迅速傳播,則是在俄國十月革命以後。
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2]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的領導人李大釗、陳獨秀,以及他們主辦的《新青年》雜誌,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麵做出了巨大貢獻。1918年7月,李大釗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歡呼十月革命的勝利;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馬克思研究》專號;1919年9月至11月,李大釗又在《新青年》上連載《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做了係統的介紹。陳獨秀也於1920年9月在《新青年》上發表《談政治》一文,表明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闡述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1922年,他又在《新青年》9卷2號上發表《馬克思學說》一文,宣傳馬克思主義。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夕,在《新青年》上發表的介紹十月革命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就有130篇之多。李大釗、陳獨秀創辦,“五四運動”後不久即被查封的《每周評論》,也發表了大量介紹蘇俄憲法、土地法、婚姻法等內容的文章。《共產黨宣言》《資本論自敘》《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也在“五四運動”後陸續翻譯出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