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主張減少國家在教育中的作用,指出個人應為自己所受的教育付款,而且認為由私人企業家為獲得贏利而開設的學校優於公立學校,因為前者受自由市場需求支配,教育效益會提高。從事比較教育研究的大多數專家主要從公平的角度反對這種政策。他們堅決捍衛公共教育,認為國家能使窮人免受市場興衰的影響,從而是窮人接受教育的基本保障。
在比較教育中,人們於20世紀70年代以種種西方馬克思主義作為替代理論,對結構功能主義和現代化理論進行批評,然而,在80年代的有關人力資本理論的爭論中,幾乎沒有提出任何替代理論。世界銀行的喬治·薩柯羅波洛斯(George Psacharopoulos)則堅決捍衛人力資本理論。[26]
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實踐表明,以上各種發展理論都存在缺陷,難以指導各國的發展實踐。由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許多教育努力都以失敗告終,現在人們對教育在促進經濟發展和推動現代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已沒有往昔那麽樂觀了,人們更注重教育與滿足基本需要的關係。現代化、人力資本和依附等概念對發展中國家的意義正日益得到修正。加拿大學者海霍(Ruth Hayhoe)也認為,依附理論和現代化理論不適合中國的具體國情。[27]為建構中國式的(教育)發展理論添磚加瓦,是我國比較教育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九章 教育與國家發展
國家發展問題是隨著戰後日本和歐洲的重建、非洲國家的獨立而受到重視的。在歐洲和日本的戰後重建過程中,新式經濟計劃的推出,國家間的密切合作,加上從美國輸入的大量資本、技術及管理經驗,使得這些深受戰爭創傷的國家很快恢複到原來的經濟基礎。其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料。此後,許多西方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便認為,西歐及日本重建的經驗可以同樣適用於經濟落後國家,以便實現全球性的經濟飛躍。但是,實踐很快證明,這種設想行不通。因為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它們缺少西歐及日本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堅實的經濟管理根基、豐富的生產技術和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力資本。它們的經濟發展不是靠簡單地輸入資金以更換廠房和設備等所能解決的。於是,人力資本問題便很快被包括在經濟發展的策略中。許多經濟學家論證說,人才短缺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薄弱環節,而教育支出是一項高收益的經濟發展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