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五卷:比較教育研究 比較教育導論

知識經濟時代比較教育的使命[1]

字體:16+-

一、20世紀比較教育研究的回顧

比較教育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工業革命是在生產勞動和科學技術結合的形勢下發生的。工業革命使人類認識自然和控製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並且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引起了一係列的變革。它對教育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工業大生產一方麵要求勞動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麵又把大批兒童拋向街頭。為了生計,許多家庭中妻子和丈夫一樣外出勞動,而兒童卻無人照顧。19世紀初,一些資本主義發展較快的國家,開始為學前兒童設立專門的公共教育機構;一些慈善家也開辦一些幼兒學校,招收無人照管的兒童,使他們受到一定的教育。同時,大機器生產也要求勞動者有一定文化知識,於是公共教育開始發展起來。教育的發展為比較教育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朱利安、庫森對比較教育的研究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展開的。

19世紀,歐洲民族主義高漲,民族國家紛紛獨立。為了維護民族意識和增強國力,各國都十分重視教育,國家開始興辦公立學校。歐洲許多國家從普魯士舉辦公共教育和學校世俗化方麵得到啟示,特別是普法戰爭以後,許多有識之士認為,普魯士的勝利不是在戰場上,而且在課堂上,因此紛紛向普魯士學習,從教會手中取得教育的領導權,加強國家對教育的控製。比較教育的研究開始興旺起來。

20世紀是風雲變幻的世紀,一方麵,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生產率極大提高,世界經濟雖然經過多次危機,但還是得到空前的發展和繁榮;另一方麵,世界各國爭鬥不斷,兩次世界大戰都發生在20世紀前半期。教育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提高綜合國力的途徑,因此,各國對教育的重視也是空前的。以往教育改革隻是在教育界內部展開,但20世紀後半葉的教育改革都是在政府的參與下進行的。特別是在冷戰的年代,教育變成冷戰的工具。冷戰雙方都在研究和進行教育改革,以便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科學技術人才,奪得科學技術的製高點,以期取得冷戰的勝利。於是20世紀也就成為比較教育研究最有生氣的時代。比較教育可以從政府或者基金會獲得足夠的經費,開展對各國教育的研究。正如已故比較教育學家霍爾姆斯所說的:“在曆史上,我們可以看出有趣的比較教育研究是如何被激起的。當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之後,美國變得更加關注其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基於當時的美蘇關係,這個危機激起了美國學者對比較教育的興趣。英法殖民地的獨立運動激起了他們對發展中國家教育的興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