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五卷:比較教育研究 比較教育導論

從各國中等教育的結構看我國中等教育結構的改革[1]

字體:16+-

一、各國中等教育結構的概況

各國中等教育的結構很不同,過去比較教育通常把各國的學製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叫單軌製,國民不分階級可以進入同一種學校,在小學、初中階段基本上受同一種教育,到了高中才因培養目標的不同,分成各種類型的學校;另一種是雙軌製,貴族階級的子女進入可以直接升大學的高水平的中學,平民階級的子女則隻能進入將來升入技術學校的一般中學或職業中學。這兩類學校如兩條鐵軌那樣,互相不能交通。有些國家,如英國,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分化,不同階級的子女進入不同的學校。他們為大資產階級、貴族的子女設立了獨立學校,自成體係,兒童5歲入幼兒園,三年級即進入預備學校,學習5年,然後升入公學,以後直接進入大學。其他中學則分為文法中學、技術中學和現代中學,前兩者是完全中學,後者是不完全中學。但是,近幾十年來,由於社會政治的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高等教育越來越發展,中學教育的結構越來越複雜,已經很難再把各國的教育分成單軌、雙軌兩種類型了。各國中學教育的結構,近幾十年來有如下一些特點。

第一,開辦綜合中學。西方許多國家在工人階級鬥爭的壓力下,標榜民主政治,取消了階級出身的限製,取消中學教育階段的多種學校體製,傾向於采取綜合中學的體製。如法國,從1964年起實行統一初中教育課程的綜合中學,升學與就業的分化推遲到初中畢業以後。英國從1947年開始,試辦了將文法中學、技術中學和現代中學合並的綜合中學,從1965年起,部分地區廢除了“十一歲考試製”(按考試成績分別進入不同學校的甄別考試),入綜合中學可以免去考試。但是這些改革並沒有改變其分科的實質,綜合中學裏仍然分為文法科、技術科和現代中學科,學生入學以後仍然要按他們的“天賦”“才能”和“資格”分別編入不同的三科。因此,它實際上並沒有改變學生按階級區分進入不同類型的學校的性質。對於綜合中學,來自上層階級的非難也很多,他們認為綜合中學降低了教育質量,要求恢複傳統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