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化差異對師生觀的影響——中美師生觀的比較[13]
教育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師生處於何種地位,扮演什麽角色,不僅影響到教育效果,而且反映了教師的人才觀、教育的價值觀,從而影響到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因此,研究民族文化傳統和教育的現代化,不能不研究師生觀。東西方是兩種不同的文化體係,因而影響教育中的師生關係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師生觀。西方文化對師生觀的影響又因各國各民族的傳統有不同的師生觀,東方文化也是這樣。我們不可能研究所有東西方國家不同的師生觀,故隻選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國家。選擇國別的標準是:第一,目前其教育思想在東西方有較大的影響;第二,對我們的教育現代化建設有借鑒意義。這裏選了中國和美國作為比較國。
第一節 師生觀的概念及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師生觀是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為了說清這個問題,先要對教學過程的要素做一番討論。
對教學過程具備哪些基本要素,人們有各種意見。第一種是二要素說,即教師和學生。此說認為隻要有教師和學生就可以構成教學過程。隻有教師,沒有學生,當然不能進行教學活動;光有學生,沒有教師,隻能稱為自學過程。第二種是三要素說,即教師、學生和教材(教學內容)。此說認為,教學過程除了必須有教師和學生外,還應有教學內容。也就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學內容)才能構成教學過程。第三種說法是四要素說,即教師、學生、教材和教育技術手段。此說認為,教師傳授知識必須使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如黑板、粉筆,現代則有各種電化教具、儀器設備。此外還有五要素說、六要素說。例如,美國著名教育規劃專家菲力浦·孔布斯(又譯“菲利普·庫姆斯”)認為教育要素有五種,即目標、課程、教師、教材和教育技術。他認為“五種校內因素對教育的質量、適應性和效果有著尤其強有力的影響”[14]。但他這是針對學校辦學的基本要素而言,不是指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