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五卷:比較教育研究 比較教育導論

中國比較教育的名和實[1]

字體:16+-

中國比較教育的發展經過了一條曲折的道路。不說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情況,就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曆程,開始是簡單地照搬蘇聯經驗,當然對於我國改造舊教育、建立社會主義教育的新體係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隻是單向地學習,沒有或者很少考慮我國的國情,沒有對蘇聯教育從比較教育的角度進行分析,因此,學習的東西也是淺層的。20世紀60年代初,在周恩來同誌關於要研究外國的指示下,全國建立起一批外國研究機構,其中包括外國教育研究機構。教育界開始從單一的研究蘇聯教育,轉向研究西方幾個發達國家的教育。當時從資料入手,大量收集各國教育的資料,以便做進一步的研究。但是事業才剛剛開始,就遇到了“**”,把已經打開的大門又重新關閉起來,過去積累的資料也差一點喪失殆盡。直到“**”結束以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路線,比較教育才得到複蘇,同時開始從簡單地介紹外國教育,逐步走上了比較分析和學科建設的道路。近十年是比較教育興旺發達的十年,我們比較教育的隊伍不斷壯大,從隻有幾十人發展到現在600多人;我們的研究成果累累,不僅完成了“六五”“七五”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的許多重點項目,而且出版了多種雜誌,發表了幾千篇論文,出版了幾十部專著,但是,我覺得我們不能滿足於這些成績。比較教育發展中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和研究。我想借華東師範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主編的 《比較教育》 創新刊之際,談談我想到的幾個問題,請教於比較教育界的同行們。

一、什麽是比較教育

雖然不少比較教育學者認為試圖給比較教育下定義是無益的,但是我們總應該對比較教育的性質,它的研究對象和任務說出一二三來,否則,我們的研究就無法開展。關於什麽是比較教育,我國出版的三本教科書的說法都不盡相同。以王承緒教授為首主編的我國第一本《比較教育》是這樣寫的:“比較教育是用比較分析的方法,研究當代外國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找出教育發展的共同規律和發展趨勢,以作為改革本國教育的借鑒。”成有信教授主編的《比較教育教程》是這樣表述的:“比較教育學是把比較的方法作為它的主要方法,去研究當代世界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各種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問題,揭示影響它們發展的最主要的條件和因素,找出它們的共同性和差異性並做出比較性評價,探索問題的發展趨勢和一般規律,以作為改進本國教育的借鑒的一門教育科學。”吳文侃、楊漢清兩位教授主編的《比較教育學》做了如下表述:“比較教育學是以比較法為主要方法,研究當代世界各國教育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揭示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關係,探索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的一門教育科學。”我們可以對上述三種表述做一番比較。它們有幾點是相同的:首先,運用比較的方法研究外國的教育或者世界各國的教育。其次,找出教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也有不同的地方:首先,第一本教科書隻提到研究當代外國教育,沒有提本國的教育;第二本、第三本教科書則提到研究當代世界各國的教育或世界不同國家的教育,第二本還提到不同地區的教育。其次,前兩本都提到“作為改革(進)本國教育的借鑒”,第三本沒有這樣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