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
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提出要提倡教育家辦學。教育家的標準是什麽?中國當代到底有沒有教育家?如何打造新時期的教育家?記者就這些話題采訪了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
一、中國當代難道就沒有教育家?
“我們中國現在有13億人口,2.5億學生啊,難道就沒有教育家?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啊,而且我認為也與事實不符。”談及當代教育家的話題,顧明遠開宗明義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一說起教育家,人們就會想到中國從古代到近代先後有孔子、韓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等,而西方也有柏拉圖、蘇格拉底、誇美紐斯、赫爾巴特、杜威等不少大教育家。到了當代,在一些人看來,好像隻有西方有教育家,像布魯納、布魯姆、蘇霍姆林斯基等,而中國似乎沒有。”顧明遠這樣說。
為什麽大家覺得當代還沒有出現在全國非常有影響力的教育家呢?顧明遠分析說,我國教育工作者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教育實踐工作者,他們耕耘在教育第一線,培養了大批人才,但是不注意總結經驗;有少數人雖有創新實驗,也總結過經驗,提出過一些自己的教育見解,但還不成體係。另一類是教育理論工作者,他們大多從事教育理論研究,很少參與教育實踐,因此,雖有許多科研成果,但缺少實驗的支撐、實踐的檢驗,他們的理論還不能影響我國教育的全局。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把教育家看得太高了,要求太嚴了。要求既有理論體係又能影響全局的才能算得上教育家。其實對教育家的要求不一定要那麽嚴格、全麵。能夠堅持在教育第一線工作,以自己的道德文章培養許多人才的就應是教育家。”
顧明遠舉例說,像北師大的啟功先生,大家都公認他是教育家,季羨林先生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但是他們並非教育理論家。基礎教育界也有許多教育家,如呂型偉、霍懋征、李吉林、朱正威等,都是當代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