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不久前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這對於提高全民的道德水準會起到長遠的、重要的作用。而道德教育要從小抓起,才能養成道德習慣,因此,學校的道德教育要配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推行,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師既是社會的一個公民,又是一個教育者,他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因此,教師本身就應該有較高的道德水準。任何一個社會職業,都應有自己的職業道德,而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就更高,因為他是教育人的人。
我國有1 200餘萬名教師,絕大多數具有較高的師德,勤業愛生,為祖國和各條戰線培養了眾多人才,但是也有極少數教師缺乏應有的道德品質。我常常看到媒體報道有些教師體罰學生、淩辱學生,心裏感到十分難過和憤慨。《焦點訪談》曾披露,有所小學的幾個小學生因一點小事,班主任就讓他們當著全班同學的麵用小刀刮自己的臉皮,而且要刮到出血為止。看到這個報道,我覺得十分憤怒。這不僅是對學生的體罰,而且是對學生的心靈摧殘。這樣的教師缺乏應有的師德,甚至可以說觸犯了刑法。教師對學生肉體的摧殘是看得見的,還有看不見的體罰,就是對學生心理的無形摧殘。這就是教師用語言傷人,用不正確的方法教訓孩子。這種事例不勝枚舉。這樣的教師怎麽能讓學生敬佩而向他學習呢?怎麽會有教育效果和教育質量呢?因此,師德是一名教師最起碼的條件。
“行為世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生的偶像。教育者先要受教育,因此要“學為人師”。教師首先要遵守公民道德準則,成為一個好公民,同時要有勤業愛生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師德可以講很多內容,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勤業愛生。所謂勤業,就是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不斷鑽研教育教學業務,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提升教育質量。所謂愛生,就是要用滿腔熱情來對待學生,熱愛每個學生。有的老師也愛學生,但隻愛好學生,不愛學習差一點或者有些小毛病的學生。這就不能說真愛學生。他愛的所謂好學生,在他的眼裏,也不過是學習成績好一點,聽話一點。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都有發展的潛能,問題在於老師能不能發現它,啟發它。